放射免疫分析
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信息
1、定义
放射免疫技术为一种将放射性同位素测量的高度灵敏性、精确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的体外测定超微量(10-9-10-15g)物质的新技术。广义来说,凡是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或抗体,通过免疫反应测定的技术,都可称为放射免疫技术,经典的放射免疫技术是标记抗原与未标抗原竞争有限量的抗体,然后通过测定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中放射性强度的改变,测定出未标记抗原量。它可以分为两类:竞争性RIA(adioimmunoassay)和非竞争性RIA,也称为免疫放射分析。
2、专科分类
生长发育检查
3、检查分类
内分泌检查
4、适用性别
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
空腹
放射免疫分析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
常规免疫:mg~μg(10-3~10-6 g);
荧光免疫酶免疫: μg~ng(10-6 ~10-9 g);
放射免疫,发光免疫:ng~pg(10-9 ~10-12 g);
PCRpg~fg(10-12 ~10-15 g)。
2、临床意义
激素类检测:
在垂体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睾丸酮(T),雌二醇(E2),孕酮(P),催乳素(PRL),人生长激素(HG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胎盘催乳素(HPL)等。
甲状腺腺激素。
肿瘤类检测:
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CA19-9),糖蛋白抗原(CA-125,CA15-3),β2微球蛋白(β2-MG), 铁蛋白放射免疫分析(SF),前列腺特意抗原(PSA)。
放射受体分析:
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表面、胞浆或细胞核内的生物活性物质,其功能是和细胞外的信息分子(配体)特异性结合,将信息转变为生物效应。
放射免疫分析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
从检验者处得到血液样本后,送放射检验科进行检验。具体过程:分别在一定数量的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血液样品,每管加入等量的放射性标记抗原和一定量的抗体,在4℃或37℃下保温,待反应平衡后进行分离,测量放射性强度,由放射性强度比量制出标准曲线,即可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未知样品量。
2、注意事项
晨起空腹静脉采血。保持心理平衡,维持血液成分的相对稳定。
放射免疫分析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
绿猴病,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弓形虫病,老年人乳腺癌,带状疱疹病毒性巩膜炎,卵巢卵黄囊瘤,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丁型病毒性肝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2、相关症状
无
放射免疫分析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
服用过避孕药、甲状腺激素、甾体激素等药物的患者,因为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禁止近期有以上药物服药史的患者检查。特殊疾病:患有造血功能减低疾病的患者,比如白血病,各种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除非该检查必不可少,尽量少抽血。
2、不良反应
皮下出血:由于按压时间不足5分钟或是抽血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可导致皮下出血。
不适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肉眼可见的皮下瘀斑等。
晕血或晕针:在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等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针或晕血。
感染的风险:如果使用了不洁针头穿刺就有可能有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