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肌无力病

什么是肌无力病

1、什么是肌无力病

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患病率为77~150/100万,年发病率为4~11/100万。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约3:2,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儿童1~5岁居多。

2、肌无力病有什么症状

这种疾病女性比男性更常见,通常开始于20~40岁间,也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睑无力(上睑下垂),眼肌乏力,这将引起复视,以及活动后,肌肉特别易疲劳。在患有重症肌无力的病人中,40%眼肌首先受累,最后可有85%的患者受累,说话和吞咽困难以及双侧上臂和下肢无力也是常见的症状。

3、肌无力病如何治疗

3.1、胸腺切除

胸腺切除被认为是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利用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一般术后都有所好转,但也不排除有复发的情况发生,患者治疗后应定时的到医院进行复查。

3.2、免疫抑制剂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最常见的免疫抑制剂,适合中度及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这种治疗的方法主要是用于患者病情不能有效得到控制,或者必须要做手术的患者,使用这些药物时要一定要掌握好各种注意事项。

3.3、对症治疗

体内肌肉运动所需乙酰胆碱合成减少是导致重症肌无力病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进行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时,一般会使用增加乙酰胆碱功能的药物,用来改善重症肌的症状,但是这类药物会使人恶心、呕吐,副作用比较大,服用一定要在医生的叮嘱下对症治疗。

3.4、中药治疗

不管是什么病症,中药一般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因为中药虽然苦,但中药的副作用比较小,而治疗重症肌无力,中药也是广大患者目前的首要选择。

肌无力病的发病原因

遗传易感性。近年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研究显示,MG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根据MG发病年龄、性别、伴发胸腺瘤、AChR-Ab阳性、HLA相关性及治疗反应等综合评定,MG可分为两个亚型:具有HLA-A1、A8、B8、B12和DW3的MG病人多为女性,20~30岁起病,合并胸腺增生,AChR-Ab检出率较低,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疗效差,早期胸腺摘除效果较好;具有HLA-A2、A3的MG病人多为男性,40~50岁发病,多合并胸腺瘤,AChR-Ab检出率较高,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效好;在国内许贤豪诊治的850例MG病人中,有双胞胎2对(均为姐妹)。

近年研究发现,MG与非MHC抗原基因,如T细胞受体(TCR)、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凋亡(apoptosis)等基因相关,TCR基因重排不仅与MG相关,且可能与胸腺瘤相关,确定MG病人TCR基因重排方式不仅可为胸腺瘤早期诊断提供帮助,也是MG特异性治疗基础。

怎样预防肌无力病

1、振奋精神,保持情志舒畅

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变化有密切关系,精志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不易发生,即使发生,也能很快恢复;相反,若情志不畅,精神抑郁,则可使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减弱,从而发生,临床上本病的发生往往与患者长期精神紧张或过份思虑,悲伤等情志变化有关。

2、劳逸结合,起居有常

肌无力的发病与过度劳累有很大关系,该病患者往往与劳累过度,用眼过度,日夜操劳,或因奔波而起居失常,耗伤气血,体质下降外邪乘虚而入导致本病发生和发展,因此本病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一定要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配合药物治疗,逐步增台体质,早日恢复。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凡能影响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药物应避免应用,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及庆大霉素等,多肽类多黏菌素,四环素类--金霉素,土霉素,以及降低肌膜兴奋性类药物--奎宁,奎尼丁,普罗卡因等,此外禁用心得安,苯妥英钠及青霉胺等。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