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是什么
干扰素是什么
1、干扰素是什么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其类型分为三类,α-(白细胞)型、 β-(成纤维细胞)型,γ-(淋巴细胞)型;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我们能够知道它在医学领域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它能够治愈或者抑制多种疾病。但是毕竟干扰素的作用巨大,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的使用干扰素,一定要在医生的叮嘱下进行使用。
2、干扰素的基本类型
Ⅰ型干扰素:Ⅰ型干扰素包括IFN-α与IFN-β等。由人成纤细胞产生的称IFN β;IFN-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此外B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也能合成IFN-α;IFN-β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
Ⅱ型干扰素:Ⅱ型干扰素即γ干扰素,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包括Th0、TH1细胞和几乎所有的CD8+ T细胞)和NK细胞产生,是所谓的淋巴因子(LyTnPhokine)的一种。
3、干扰素的临床应用
IFN降低 恶性实体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能力明显降低,细胞免疫缺陷的患者IFN产生能力下降,如AIDS患者,这也是导致致死性病毒感染的原因之一。
IFN升高 自身免疫患者血清中,IFN水平明显上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活动性红斑狼疮。而非自身免疫患者血清中很少能查到IFN改变,因此血清IFN水平测定能区分是否患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了解疾病的活动期。
打干扰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服用干扰素后,有的患者2到6小时内体温可升至38-40℃,6到12小时达到高峰,有些患者还可出现鼻塞、流涕、头晕、尿急等,一般24小时内均能恢复,如症状不减,则需及时咨询医师。
用干扰素治疗4个月的患者,会有轻中度脱发现象,有些患者躯干和四肢会出现暂时性的斑丘疹等其他皮肤过敏现象。如比较严重,则需要注意。
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骨髓得到一定的抑制,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白细胞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日减少。建议服用养血饮、复方阿胶浆等来纠正。
精神异常是干扰素的副作用之一,表现为抑郁,妄想、焦虑等精神病症状。如干扰素导致如此症状,则需要密切关注,必要时停止干扰素治疗。
干扰素的副作用也包括影响消化系统。体外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泄泻、味觉异常、腹胀等。
人工干扰素的用量以及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将栓剂置于阴道后窟窿,每次一枚,隔日一次,睡前使用,6-10次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
在有临床经验医师指导下使用。每支用灭菌注射用水1ml溶解,肌肉或皮下注射,剂量及疗程推荐如下:
毛细胞白血病:40~60μg,每天注射一次,连续用药六个月以上,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缓解后可改为隔天注射一次。
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40μg(20~60μg),每天注射一次,或在用药4周后改为每周3次,连续治疗3个月或更长。
贮藏方法:重组人干扰素应于避光、光燥、于2-8度保存。有效期18个月。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禁止坐浴和性生活,经期停止用药。如使用时环境温度过高,栓体变软(不影响疗效),请先置于4℃冰箱或冷水中3~5分钟,撕开塑料取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