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的症状

角膜炎的症状

1、角膜炎的症状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全身发热病后,可能与机体抵抗力的降低有关。角膜上皮一旦传染单纯性疱疹病毒,即较长期存留,遇外伤或抵抗力低下时便发生急性炎症,故炎症可反复发作加剧。

病人自觉畏光,流泪,疼痛,并有反射性患侧头痛,初期角膜上皮层出现多数大小如针头样的小泡,排列成行,溃破后融合成树枝状,故称为树枝状角膜炎。

一般情况下,真菌不会侵犯正常角膜,但当有眼外伤、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角膜炎症及干眼症等情况时,非致病的真菌就可能变为致病菌,引起角膜继发性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曲霉菌,其次是镰刀菌、白色念珠菌、头芽孢菌及链丝菌等。真菌性角膜炎起病缓慢、病程长,病程可持续达2至3个月,常在发病数天内出现角膜溃疡。因致病菌种不同,角膜溃疡形态不一。

2、什么是角膜炎

角膜炎是指因角膜外伤,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分溃疡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溃疡)、非溃疡性角膜炎(即深层角膜炎)两类。溃疡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溃疡,绝大部分为外来因素所致,即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细胞层而发生的炎症。非溃疡性角膜炎:是指角膜实质内的弥漫性炎症。它多半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的表现,如先天性梅毒性角膜实质炎,但也可见于结核、病毒和某些霉菌的感染。

3、角膜炎的疾病诊断

角膜炎和结膜炎都是眼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们的症状有一些相似之处,都会表现为眼部不适、流泪、眼内分泌物增加以及充血,很容易混淆。

结膜炎是眼科的常见病,但是其发病率目前尚未确定。由于大部分结膜与外界直接接触,因此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感染性(如细菌、病毒及衣原体等)和非感染性因素(外伤、化学物质及物理因素等)的刺激,而且结膜的血管和淋巴组织丰富,自身及外界的抗原容易使其致敏。

角膜炎和结膜炎的区别

角膜就是俗称的“黑眼球”,是一个透明的无血管组织,光线由此进入眼内,使人们可以看到东西;而结膜炎则发生于结膜,即覆盖于上、下眼睑内面和“眼白”上的透明黏膜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

由于角膜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支配,角膜炎发作时,常常会有眼痛,并在眨眼时加重的症状,这种疼痛会一直持续到炎症消退,同时还可伴有畏光。而单纯的结膜炎则表现为异物感、发痒、灼烧感等,往往不会有疼痛和畏光症状。

需要强调的是,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尤其当病变发生于角膜中央的瞳孔区时,患者的视力下降会更明显。这种眼病的病程长,恢复缓慢,若不及时得到控制,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角膜溃疡甚至穿孔,最终可能需要角膜移植。

大多数结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属于传染性疾病。尤其到了春夏季节,人们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切忌用手揉眼,也不要用毛巾擦拭眼内。单眼发病时,要注意预防另一只眼受感染。

角膜炎的治疗

角膜炎分为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非溃疡性角膜炎(深层角膜炎)两类。由内因,外因不同因素造成。因角膜外伤,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患眼有异物感,刺痛甚至烧灼感。球结膜表面混合性充血,伴有怕光、流泪、视力障碍和分泌物增加等症状。角膜表面浸润有溃疡形成。溃疡性角膜炎绝大部分为外来因素所致,即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细胞层而发生的炎症。

角膜炎的症状主要有疼痛、怕光、流泪、视力模糊等。睫状充血、角膜混浊(浸润或溃疡)、新生血管、虹膜睫状体刺激反应(出现瞳孔缩小或房水混浊)。

对于治疗角膜炎,国外的经验有长期小剂量口服阿昔洛韦片。时间很长,多在一年左右,各地医生观点不统一,因为这个因人而异。所以,也无法判断长期吃药是否就防止了复发。多数学者建议,注意休息和体能锻炼。遇到感冒、身体机能下降时,预防性口服阿昔洛韦一周左右。现状就是这样。口服药是首选。眼药可以辅助。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