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段脉搏正常值

各年龄段脉搏正常值

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还些病人脉搏和心跳是不一致的是有心率失常,有绌脉,洪脉等等脉搏,这些是不正常的,是病灶。不同年龄人群的心跳次数不同,首先要提醒的是,心跳是按照收缩及舒张为一次,所以不要以为心跳是乘以2的。

1、婴幼儿时期

一般来说,这个时期的正常心跳范围为100~140次每分钟,婴幼儿哭闹时期甚至还会达到180次每分钟,在安静熟睡时心率则会下降,可能减到70次每分钟。

2、成年人时期

成年人的心脏发育已经趋于完善,在这个时期,人体正常心跳的次数一般为75次每分钟,在60~100次每分钟范围内都比较正常,显而易见,成人的心跳比婴幼儿稍慢一些。

3、老年人时期

在老年时期,人体正常心跳次数约为70次每分钟,比之成年人稍慢一些,但区别并不明显。许多老年人都有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当心跳过快或过慢时,会对生命产生威胁,因此建议要及时就医。

另外,除了年龄是导致心跳次数不同的原因外,状态不同也会导致人体心跳次数的差异。一般来说,成年人心跳超过100次每分钟时,就成为心跳过速,造成这样的情况可能是激烈的运动(达到180次每分钟)、情绪的紧张、焦虑(达到100次每分钟)等等,也有可能是因为病理性疾病发作导致心跳加速。

脉搏有哪些异常情况

1、脉率,除脉率快慢外,还应检查脉率与心率是否一致。某些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或频发期前收缩时,由于部分心脏收缩的搏出量低,不足以引起周围动脉搏动,故脉率可少于心率。

2、脉律,脉搏的节律可反映心脏的节律。各种心律失常患者均可影响脉律,如心房颤动者脉律绝对不规则。脉搏强弱不等。和脉率少于心率。后者称脉搏短绌;有期前收缩呈二联律或三联律者可形成二联脉、三联脉;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可有脉搏脱漏,称脱落脉等。

3、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将桡动脉压紧后,虽远端手指触不到动脉搏动,但可触及条状动脉的存在,并且硬而缺乏弹性似条索状、迂曲或结节状,提示动脉硬化。

4、强弱,脉搏减弱而振幅低,是由于心搏量少、脉压小和外周阻力增高所致,见于心力衰竭、主动脉瓣狭窄与休克等。

5、脉波

5.1、水冲脉: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脚气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

5.2、迟脉:主要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肌梗死、缩窄性心包炎、严重的心力衰竭等。

5.3、重搏脉:见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长期发热使外周血管紧张度降低患者,亦可见于心脏压塞、严重心力衰竭和低血容量休克等。

5.4、交替脉: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交替脉其特点为节律正常而脉搏的强弱出现交替的改变。此乃因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引起,是心功能损害的一个重要体征。可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冠心病。

5.5、奇脉:(吸停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而在呼气终末时变强则称为奇脉。

5.6、无脉:即脉搏消失,可见于严重休克及多发性大动脉炎,后者系由于某一部位动脉闭塞而致相应部位脉搏消失。

脉搏的正常范围

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正常人脉率规则,不会出现脉搏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正常人脉搏强弱均等,不会出现强弱交替的现象。

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

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可使脉搏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脉搏对病人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中医更将切脉作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心动周期中,由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交替进行脉管发生周期性扩张和回位的搏动。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脉搏的次数和脉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脉搏的变化也是医生对病人诊断的其中一项依据。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