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炎
直腸炎的概述
1、定義
廣義而言,發生在直腸的炎症均可稱為直腸炎。常見的直腸炎主要表現為肛門下墜感、腹瀉、里急后重;血便、黏液便或黏液血便。
直腸炎輕者僅黏膜發炎,重者炎症累及黏膜下層、肌層,甚至直腸周圍組織;有時只是部分直腸受累,有時直腸全部甚或累及肛門。急性直腸炎長期不愈,則變為慢性直腸炎。
2、別稱
無
3、發病部位
直腸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所有人群
6、科室
消化內科
直腸炎的典型症狀
1、直腸炎的典型症狀
由于病因不同,臨床表現不盡相同。
便血
直腸出血或直腸排出黏液、黏液血便。
肛門直腸疼痛
由淋病、單純皰疹或巨細胞病毒引起的直腸炎可伴有強烈的肛門直腸疼痛。
腹痛,便秘、腹瀉或便秘與腹瀉交替
伴有全身症狀或消化道其他部位疾患者可出現相關症狀,如發熱、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消瘦、肛門灼痛、排便下墜、里急后重等。
2、直腸炎的分類
直腸炎的臨床分度
Ⅰ度:偶見便血,粘膜水腫,排便不規則,稀便或便秘;
Ⅱ度:常見便血,粘膜肥厚、直腸狹窄,排便困難,尚可用藥物緩解。
Ⅲ度:全血便、潰瘍或接管形成,直腸狹窄,排便嚴重困難,甚至梗阻。
直腸炎的病因病機
1、異物損傷
最為常見的病因是直腸內異物損傷。未消化的骨片、木片或其他帶有銳利角的各種異物可直接損傷直腸黏膜而發生直腸炎。此外,嚴重便秘時的堅硬糞塊,可引起直腸炎甚或潰瘍。
2、中毒與感染
重金屬(汞、砷等)中毒或者發生以胃腸道損傷為主要特征的傳染病時,常常并發直腸炎。
3、局部炎症刺激
長期局部炎症刺激如慢性細菌感染(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等。
4、性病所致
不潔性交,使肛門部患了尖銳濕疣或乳頭狀纖維瘤,長期摩擦刺激,可引起直腸炎變。
5、免疫功能異常
人體免疫功能調節異常可引發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
6、痔瘡、肛瘺、肛裂、化膿性汗腺炎、毛囊炎等
長期刺激肛門皮膚,也可累及直腸下段引起炎變。
7、血吸蟲感染
直腸黏膜長期受沉積蟲卵刺激,產生壞死、脫落,從而導致炎變。
8、其他感染
如梅毒(性傳播疾病)、病毒(單純性皰疹或巨細胞病毒)及衣原體感染;抗生素相關性直腸炎症等。
9、放射性照射
由于局部放射性治療(前列腺癌、宮頸癌)可引致直腸炎症。
直腸炎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直腸炎通過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檢查直腸,鉗取直腸內壁組織標本作活檢可作出診斷。實驗室檢查能確定引起直腸炎的細菌、真菌或病毒。通過結腸鏡或鋇劑造影X線檢查還可檢查腸道的其余部分。
直腸炎的并發症
肛竇炎
直腸炎在沒有及時治療的時候,可能引發肛竇炎等肛腸病,并有繼發肛周膿腫的危險。
腸狹窄
很多都發生在病程持續長達5-25年以上的患者,一般無症狀征兆,嚴重時會引起腸阻塞,在本病出現腸狹窄時,要警惕腫瘤,及時鑒別良性惡性,才可對症治療。
腸息肉、結腸惡變
直腸炎超過五年,腸道潰瘍面會在炎症的長期刺激下容易異常增生,引發腸息肉,一厘米以上腸息肉惡變率極高。
肛管炎
這是最常與直腸炎并發的疾病,常與直腸炎并稱為肛管直腸炎,肛管炎久拖不治亦有惡變危險。
缺鐵性貧血
便血是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便血的多少也是衡量病情輕重的指標。長期慢性出血可引起缺鐵性貧血。
直腸炎的防治方案
1、直腸炎的預防方法
病人適當休息,進清淡、少渣、營養豐富、無刺激性的食物,并做到心情愉快,減少工作量,做到勞逸結合。
2、直腸炎的治療方法
直腸炎對特異性致病菌感染者,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應用抗生素。若直腸炎是因用抗生素而破壞正常腸道菌群所致,則選用滅滴靈或萬古霉素,可消滅這些有害的致病菌。對放射治療或病因不明者,可采用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和另一種抗炎藥5-氨基水楊酸治療,兩者均可作為灌腸或栓劑用藥。另一種皮質類固醇可的松還可以制成泡沫劑隨導管插入直腸內使用。同時可口服水楊酸偶氮磺胺吡啶或類似藥物。如果上述治療方法未能減輕直腸炎,則需口服皮質類固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