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概述

1、定義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積液及聽力下降為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又稱為滲出性中耳炎、非化膿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積液、漿液性中耳炎、漿液-黏液性中耳炎、無菌性中耳炎。為耳鼻喉常見疾病之一。兒童多見。在上呼吸道感染后以耳悶脹感和聽力減退為主要症狀。由于耳痛不明顯,兒童主訴不清,在小兒聽力受到影響時家長才發現就診,常常延誤診斷和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可造成兒童的聽力損失,影響語言發育,應高度警惕和及時觀察治療。對于成人單側病變者,應盡早明確病因,排除鼻咽部及其周圍間隙的占位性腫瘤,盡早緩解症狀、改善生活質量。

2、別稱

滲出性中耳炎、非化膿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

3、發病部位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兒童

6、科室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狀

1、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狀

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聽力下降,可隨體位變化而變化,輕微的耳痛、耳鳴、耳悶脹和閉塞感,搖頭可聽見水聲。耳科專科檢查可見鼓膜內陷,呈琥珀色或色澤發暗,亦可見氣液平面或氣泡,鼓膜活動度降低。

嬰幼兒則表現為對周圍聲音反應差,抓耳,睡眠易醒,易激惹。嬰兒對周圍的聲音沒有反應,不能將頭準確地轉向聲源;即使患兒沒有主訴聽力下降,家人則發現患兒漫不經心、行為改變、對正常對話無反應、在看電視或使用聽力設備時總是將聲音開得很大;對于反復發作的急性中耳炎,應警惕在發作間歇期可能持續的分泌性中耳炎;學習成績差;平衡能力差,不明原因的笨拙;語言發育遲緩。

2、分泌性中耳炎的分類

無分類。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病機

對于正常鼓膜患者,咽鼓管是中耳與外界環境溝通的惟一管道。咽鼓管阻塞是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正常情況下,中耳內、外的氣壓基本相等。當咽鼓管由于各種原因出現通氣功能障礙時,中耳的氣體被黏膜吸收,中耳出現負壓從而導致中耳黏膜的靜脈擴張,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聚積于中耳,從而形成中耳積液。咽鼓管通氣功能障礙又分為機械性功能障礙和功能性功能障礙兩種。

分泌性中耳炎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根據病史及專科檢查,結合鼓室導抗圖和聲反射、耳顯微鏡或內鏡檢查,鼓膜穿刺或切開術等可以明確診斷。

分泌性中耳炎的并發症

分泌性中耳炎可發展為粘連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膽固醇肉芽腫和后天原發性膽脂瘤等,這些病變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嚴重聽力減退和引起一系列并發症。長期鼓室置管可能遺留鼓膜穿孔,等待觀察至成年后可考慮鼓膜修補手術。

分泌性中耳炎的防治方案

1、分泌性中耳炎的預防方法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預防感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煙酒刺激,避免接觸煙霧等不良氣體刺激呼吸道,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預防和治療過敏性疾病,避免接觸過敏原,飲食上應避免引發個體過敏的食物,如海鮮食品等;擤鼻涕時勿雙手同時捏緊前鼻孔用力擤鼻涕,應該按壓一側鼻孔輕輕清理鼻腔的分泌物;嬰幼兒喂奶時應注意不要頭部太低;鼓膜置管期間應避免耳道進水,以防引發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2、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方法

治療原則為積極治療原發病及鄰近病灶,去除病因,改善咽鼓管的通氣功能,平衡和消除中耳鼓室內的負壓狀況,通暢引流鼓室內的積液,防止鼓室粘連和中耳膽脂瘤及膽固醇肉芽腫的發生。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