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狀核變性
肝豆狀核變性的概述
1、定義
肝豆狀核變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由Wilson在1912年首先描述,故又稱為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銅代謝障礙性疾病,以銅代謝障礙引起的肝硬化、基底節損害為主的腦變性疾病為特點,對肝豆狀核變性發病機制的認識已深入到分子水平。WD的世界范圍發病率為1/30 000~1/100 000,致病基因攜帶者約為1/90。本病在中國較多見。WD好發于青少年,男性比女性稍多,如不恰當治療將會致殘甚至死亡。WD也是至今少數幾種可治的神經遺傳病之一,關鍵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2、別稱
Wilson病
3、發病部位
大腦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所有人群
6、科室
內科 - 神經內科
肝豆狀核變性的典型症狀
1、肝豆狀核變性的典型症狀
先天性銅代謝,障礙角膜外緣有棕綠色色素,環錐體外系損害,震顫。
2、肝豆狀核變性的分類
根據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肝豆狀核變性的診斷與治療指南》,臨床分型如下:
肝型
持續性血清轉氨酶增高;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償或失代償);暴發性肝功能衰竭(伴或不伴溶血性貧血)。
腦型
帕金森綜合征;運動障礙:扭轉痙攣、手足徐動、舞蹈症狀、步態異常、共濟失調等;口-下頜肌張力障礙:流涎、講話困難、聲音低沉、吞咽障礙等;精神症狀。
其他類型
以腎損害、骨關節肌肉損害或溶血性貧血為主。
混合型
以上各型的組合。
肝豆狀核變性的病因病機
正常成人每天從食物中吸收銅2~4mg,進入血液的銅離子先與白蛋白疏松結合后,90%~98%運送至肝臟內與α2球蛋白牢固結合成銅藍蛋白;僅約5%與白蛋白或組氨酸等氨基酸和多肽疏松結合,其大部分經膽道系統排泄,極少數由尿中排出。本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銅代謝異常疾病,但其銅代謝異常的機制,迄今尚未完全闡明,公認的是:膽道排泄減少、銅藍蛋白合成障礙、溶酶體缺陷和金屬巰蛋白基因或調節基因異常等學說。
肝豆狀核變性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肝豆狀核變性的發病機理主要是致病基因影響了人體內銅的排除,積累過多而導致肝臟受到損害。因此在進行肝豆狀核變性的鑒別診斷可從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有肝病史或肝病體征。第二,肝臟中銅的含量增多或血清中CP顯著降低。第三,角膜的K-F環呈現陽性。第四,有過肝豆狀核變性病的家族史。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該病發病時臨床表現病症較為復雜,還應該與膽汁性肝硬化,急性和慢性肝炎,小舞蹈病,精神病等病症加以對比來進行鑒別診斷。
另外,由于肝豆狀核變性的發病年齡段和病情的發展情況不同,存在個體差異,一般的肝豆狀核變性的常規檢查方法有以下幾種。血清中CP含量檢測。血清中銅氧化酶和銅含量以及尿液中的銅含量檢測。肝臟常規檢查。肝臟銅含量檢查和血尿常規鏡檢。腦影像學檢查。骨密度和骨關節X光線透檢。電生理檢查和雙眼K-F環檢查。心理測試,智商檢測和基因診斷。
肝豆狀核變性的并發症
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免疫功能部分低下,部分患者有假性延髓麻痹的症狀,如吞咽困難、飲水反嗆等,特別是長期臥床的病人更容易患墜積性肺炎、尿路感染與褥瘡。有錐體外系症狀的患者,行走困難、易跌倒而出現骨折。
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在肝硬化失代償期有門靜脈高壓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者,易出現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甚至發生出血性休克;少數肝臟的解毒能力下降,易出現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等;亦有患者由于腦部損害而合并癲癇發作。
肝豆狀核變性的防治方案
1、肝豆狀核變性的預防方法
對WD患者的家族成員測定血清銅藍蛋白、血清銅、尿銅及體外培養皮膚成纖維細胞的含銅量有助于發現WD症狀前純合子及雜合子,發現症狀前純合子可以及早治療。雜合子應禁忌與雜合子結婚以免其子代發生純合子。產前檢查如發現為純合子,應終止妊娠,以杜絕患者的來源。
2、肝豆狀核變性的治療方法
以驅銅藥物為主,驅銅及阻止銅吸收的藥物主要有兩大類藥物,一是絡合劑,能強力促進體內銅離子排出,如青霉胺、二巰丙磺酸鈉、三乙烯-羥化四甲胺、二巰丁二酸等;二是阻止腸道對外源性銅的吸收,如鋅劑、四硫鉬酸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