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體瘤

垂體瘤的概述

1、定義

垂體瘤是一組從垂體前葉和后葉及顱咽管上皮殘余細胞發生的腫瘤。臨床上有明顯症狀者約占顱內腫瘤的10%。男性略多于女性,垂體瘤通常發生于青壯年時期,常常會影響患者的生長發育、生育功能、學習和工作能力。臨床表現為激素分泌異常症群、腫瘤壓迫垂體周圍組織的症群、垂體卒中和其他垂體前葉功能減退表現。

2、別稱

3、發病部位

垂體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青壯年男性

6、科室

腫瘤科

垂體瘤的典型症狀

1、垂體瘤的典型症狀

早期症狀:

激素分泌異常症群:激素分泌過多症群,如生長激素過多引起肢端肥大症;激素分泌過少症群;

腫瘤壓迫垂體周圍組織的症群:神經纖維刺激症頭痛,呈持續性頭痛;視神經、視交叉及視神經束壓迫症患者出現視力減退、視野缺損和眼底改變;其他壓迫症群。

晚期症狀:

當無功能腫瘤增大,正常垂體組織遭受破壞時,以促性腺激素分泌減少而閉經、不育或陽萎常最早發生而多見。

2、垂體瘤的分類

2.1、泌乳素分泌型垂體瘤。多數為女性患者,主要表現為閉經、泌乳、不育。男性患者主要表現為男性性功能低減,如性欲下降、陽痿和不育。

2.2、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主要表現為巨人症(發生在骨骺未閉合的青少年患者)、面容改變、手足粗大(穿鞋子尺碼增加)、多汗、骨關節病變、腕管綜合征、手足指(趾)軟組織及關節的腫脹、血壓升高、血糖升高、冠心病以及甲狀腺、結腸的腫瘤等等。

2.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型垂體瘤。主要表現為向心性肥胖、滿月臉、痤瘡、多毛、紫紋(身上紫紅色的皮紋)。

2.4、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型垂體瘤。主要表現為高代謝的症狀怕熱、多汗、體重下降、心慌房顫等。

2.5、其它還有FSH、LH型垂體瘤。臨床主要表現為女性月經紊亂、不育,男性主要表現為男性性功能低減、不育等。激素分泌型腫瘤可以是單獨發生,也可以是兩種以上激素分泌增多的混合性腫瘤,臨床表現也有相應的混合症狀。

垂體瘤的病因病機

腦垂體瘤的主要病因有:遺傳因素,基因活化或細胞周期調節遭破壞,體信號轉導突變導致基因的突變,下丘腦發生病變,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放射線的作用或者受雌激素的應用的影響等都有可能誘發腦垂體瘤的發生。概括地說,腦垂體瘤通常是由于垂體細胞自身缺陷或者下丘腦調節功能失常引起的。

垂體瘤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顱X線平片

正側位片示蝶鞍增大、變形、鞍底下陷,有雙底,鞍背變薄向后豎起,骨質常吸收破壞

2、CT掃描

垂體密度高于腦組織;

3、磁共振成像(MRI)

對垂體軟組織的分辨力優于CT,可彌補CT的不足;

4、氣腦和腦血管造影。

垂體瘤的并發症

術后可出現尿崩症、蝶竇炎,水、電解質紊亂,腦脊液漏、視力障礙加重、腦神經麻痹、腦膜炎、血管損傷、中樞神經受損等。

垂體瘤的防治方案

1、垂體瘤的預防方法

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吸收新鮮空氣,但是要避免環境污染。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症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2、垂體瘤的治療方法

垂體瘤的治療主要包括手術、藥物及放射治療三種。正是由于沒有一種方法可以達到完全治愈的目的,所以各種治療方法各有利弊,應該根據患者垂體瘤的大小、激素分泌的情況、并發症及共患疾病的情況、患者的年齡、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患者的經濟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