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病變
肛門病變的概述
1、定義
肛門息肉,是肛門病變的一種,無症狀靜止期的痔,只需注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預防并發症出現,不需治療。另外還有注射療法,冷凍療法等。當肛門病變后痔經非手術療法失敗或痔周圍支持的結締組織廣泛破壞,痔出血,血栓形成,痔脫出引起症狀或嵌頓等。
2、症狀部位
肛門
3、症狀科室
外科
4、常見病因
生理結構的缺陷和直立體位、便秘、感染等
肛門病變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病因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
1、生理結構的缺陷和直立體位:人體站立或直坐時,肛門位置低,受地心引力的影響,直腸肛門靜脈血液回流受障礙,直腸上靜脈及其分支缺少靜脈瓣,血液容易產生瘀積,且直腸血管排列特殊,在不同平面穿過肌層容易受糞便壓迫,使粘膜下疏松組織中的靜脈容易擴大、曲張而產生痔。所以有人說痔瘡是人體特有的疾病。四肢爬行動物如牛、馬、狗、兔等動物不患痔瘡,也主要是因為爬行動物肛門位置高,有益于肛門直腸部血液回流,不易產生肛門直腸部靜脈曲張。另外,在齒線附近,細小的動脈和靜脈直接吻合而構成洞狀靜脈,洞狀靜脈肌層發育不良,彈力纖維較少,膠原纖維較多,容易擴張而形成痔瘡。
2、便秘:排便時間過長或長期腹瀉,可使腹壓增高,肛門直腸部充血,痔靜脈曲張,甚至可導致直腸粘膜與肌層分離脫出,肛管隨糞便下移,久之容易產生痔瘡。
3、感染因素:肛竇炎、肛腺感染、肛周膿腫、痢疾、腸炎、腸道寄生蟲病、大腸炎等,可引起直腸下部周圍組織發炎,痔靜脈受累,產生炎症,使痔靜脈管壁變脆,繼發血管擴張充血而引起或加重痔瘡。
4、妊娠與分娩:妊娠婦女,胎兒壓迫盆腔靜脈,使靜脈回流受阻,肛門直腸部血管擴張,同時由于體內孕激素含量上升,造成水鈉潴留,血管擴張而誘發痔瘡。
5、肛門括約肌松弛:年老體弱及多次肛門手術而破壞括約肌完整結構的患者,因括約肌無力使痔脫垂加重。
6、門靜脈高壓:肝硬變、門靜脈血栓炎等,可引起門靜脈高壓,由于門靜脈系統缺乏靜脈瓣,可直接導致痔靜脈叢壓力升高,引起痔瘡。
7、腫瘤:腹部和盆腔的腫瘤,如結、直腸腫瘤,卵巢腫瘤和子宮肌瘤等均可壓迫盆腔靜脈,使痔靜脈回流受阻而產生痔瘡。
8、遺傳因素:關于遺傳因素,西醫觀點尚不統一,需進一步驗證。
肛門病變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肛門病變的檢查方法
肛門視診,肛門視診作用為對直腸和肛門疾病的診斷有意義。
肛門拭子檢查法,肛門拭子檢查法用于檢查寄生蟲的輔助檢查方法。
2、肛門病變的診斷鑒別方法
痔:便血常見是鮮紅的,不與糞便相混而附于糞塊表面;也可表現為大便前后的滴血,嚴重的是噴射狀,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
肛裂:便血便血量較少,多數在便紙上發現;大便時可伴有肛門劇痛,以至患者不敢大便。
息肉:便血大便時無不適感,糞質正常,血常附于糞塊表面。
大腸癌:便血表現為持續性、慢性帶粘液血便,與糞便混在一起,便意頻頻,有時只解出一些血或粘液而無糞便。如果癌腫離肛門越遠,便血發生率就越低。直腸癌約80%有便血。
肛門息肉是痔瘡的一種,是一種無症狀靜止期的痔,在排便時可見,無疼痛,症狀表現為偶有出血,形狀不一。
肛門病變的危害
以失血為主要症狀的痔瘺患者,往往出現貧血,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隨著患者失血量增加會出現面色蒼白、乏力、頭昏、記憶力下降甚至眼花、耳鳴,久坐久蹲后突然站起,可導致虛脫或暈厥。嚴重時食欲下降、腹脹、下腹浮腫。由于肛腸系統疾病和直腸癌的發病部位相似,90%以上的直腸癌病例在初期被誤診為肛腸系統疾病。臨床證實,因肛腸系統疾病來醫院就診的患者中,有1%~3%最終被診斷為直腸癌。
肛門病變的防治方法
1、肛門病變的預防方法
平時應食用新鮮水果、蔬菜、全麥或雜糖食物,使大便柔軟,易于排出。應該大量飲水。
2、肛門病變的治療方法
無症狀靜止期的痔,只需注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預防并發症出現,不需治療。另外還有注射療法,冷凍療法等。當肛門病變后痔經非手術療法失敗或痔周圍支持的結締組織廣泛破壞,痔出血,血栓形成,痔脫出引起症狀或嵌頓等,應采取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