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傳染源有哪些
手足口病傳染源有哪些
1、手足口病傳染源有哪些
作為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手足口病多發生在5歲以下的嬰幼兒中,該病的潛伏期大概是2~7天,傳染源包括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患者在發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唾液中含有病毒;此外,人是腸道病毒唯一宿主,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因此手足口病患者的糞便也是傳染源之一;患有手足口病的寶寶,手部、足部、口腔等部位會出現明顯的皰疹,而皰疹破潰后流出的皰疹液也是主要傳染源。
手足口病在兒童中高發并不是指成人不會得手足口病,而事實上大人也會感染手足口病的病毒,一般都是隱性感染,成為隱性感染者。成人因為自身抵抗力較強,感染了病毒沒什么明顯症狀,有的人僅有輕微的咽喉痛。這類隱性感染者也是“毒源”,會傳播病毒給孩子。
2、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的致病原因是腸道內的病毒,所以飲食傳播是主要的擴散方式之一。被污染的水、不衛生或變質過期的食物都有可能將細菌不斷擴散,引起寶寶感染。患兒的飛沫中可能帶有病毒和咽喉的一些分泌物,幾個小寶寶靠在一起說話時,病毒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就傳播開來了。患兒玩過的玩具、用過的餐具、毛巾、被子、內衣等等都有可能沾染上細菌,健康的小寶寶接觸到這些東西可能會讓細菌有機可乘,還有寶寶過于密集的地方病毒傳播得比較快,比如說幼兒園、培訓班等等,老師和家長要格外注意。
3、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人群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獲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別感染后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因此,人群可反復感染發病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據國外文獻報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怎么預防手足口病?
1、幼兒園中老師要監督每個小寶寶搞好個人衛生。老師們要監督每個小寶寶飯前便后去洗手,經常幫他們曬被子,提醒家長及時換洗床單被褥。
2、每天早上對剛來到幼兒園的小朋友進行檢查,看看他們的手上嘴巴里有沒有長類似米粒的皰疹,再摸摸小腦袋有沒有發熱(也可以用電子溫度計),最后和媽媽聊一聊孩子在加家里有沒有什么反常狀況。
3、一旦老師發現了疑似病例,要立即將該寶寶隔離,并迅速與家長聯系,送往醫院,以免發生爆發性的感染,以免波及其他健康的小朋友。
4、家長要保證寶寶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讓寶寶過于疲勞,養成健康的作息習慣,這樣做能改善小朋友的體質,提高免疫力,對抵御病毒入侵有一定的幫助。
5、手足口病流行時期出門要給寶寶帶口罩。
6、勤剪指甲勤洗手是必須的,不要覺得家里比外面干凈很多就忽略這些細節,其實遙控器、垃圾桶、門把手等地方也有很多細菌和病毒在繁殖。
手足口病的症狀:
1、一般症狀表現:
急性起病,潛伏期3—5天,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前驅症。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綠豆大小水皰,手、足出現斑丘疹、皰疹,初起為斑丘疹,后轉變為皰疹,圓形或橢圓形,約3—7mm如米粒大小,較水痘皮疹為小,質地較硬,周圍有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如有繼發感染常使皮膚損害加重。
除手足口外,亦可見于臀部及肛門附近,偶可見于軀干及四肢,數天后干涸、消退,皮疹無瘙癢,無疼痛感。
個別兒童可出現泛發性丘疹、水皰,伴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全病程約5—10天,多數可自愈,預后良好,無后遺症。
2、重症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于3歲者)可出現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
呼吸系統表現為:呼吸淺促、困難,呼吸節律改變,口唇紫紺,口吐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聞及痰鳴音或濕羅音;神經系統表現為:精神差、嗜睡、頭痛、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或癱瘓;查體可見腦膜刺激症、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現為頻繁抽搐、昏迷、腦水腫、腦疝;循環系統表現為:面色蒼白,心率增快或緩慢,脈搏淺速、減弱甚至消失,四肢發涼,指(趾)發紺,血壓升高或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