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病變的原因

黃斑病變的原因

1、黃斑病變的原因是什么

1.1、年齡:年齡越大,發生黃斑病變的危險性越大;

1.2、性別:女性濕性黃斑病變略多于男性;

1.3、家族史:有些家族易患,盡管尚未發現該病的特異基因;

1.4、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心血管疾病、肥胖病等人群易并發黃斑病變;

1.5、吸煙、飲酒、營養缺乏(如胡蘿卜素)也可引發黃斑病變;

1.6、暴露于藍光和日光;

1.7、環境因素。黃斑病可由遺傳性病變、老年性改變、炎症性病變所引起,也可受其他眼底病變的累及。

2、黃斑病變有什么症狀

2.1、干性黃斑病變

干性黃斑病變,占總發病率的90%,是由于黃斑隨年齡增長而發生的一種老化,不會發生眼底出血及滲出,病變進展緩慢,視力逐漸下降,危害相對較小。最常見症狀是:視物模糊,不清楚,需要更多照明才能分辨細節,較遠距離情況下,辨別人臉有困難。當干性黃斑病變進一步發展,中央視力會出現模糊,隨時間發展,這部分會變大、變暗、以致喪失中央視力。

2.2、濕性黃斑病變

濕性黃斑變性,占總發病率的10%,是由于視網膜下有異常的血管生長,新生血管破裂出血,并引起疤痕組織生長,使視力突然下降,會迅速嚴重地影響患者的中心視力,甚至導致中心視力喪失。濕性黃斑病變的主要症狀表現為:中央視力快速減弱,視物變形,紙上字句彎曲,視覺中央出現黑影或模糊區域。

3、黃斑病變如何診斷

病變早期,眼底完全正常,但中心視力已有明顯下降,易被誤診為弱視或癔病。病變進展緩慢,但為對稱性進行性,往往在30歲左右呈現典型改變,中心視力下降至0.1或更低。

眼底檢查,在病人述中心視力下降時,往往黃斑病變不顯著,兩者不成比例;隨后黃斑中心凹反光消失,出現不均勻的色素點,呈灰色反光,最終黃斑變性,為脫離色素圓形區,有金箔樣反光。脈絡膜變白,血管變細,視盤色淡等。

在出現眼底改變之前,熒光血管造影可顯示黃斑區高熒光。

視電生理,EOG輕度降低,ERG顯示視錐功能逐漸喪失。

黃斑病變如何調理

1、注意生活調養

患黃斑變性后應注重適當休息,黃斑變性患者應該避免身體過勞。少用目力,避免視力疲勞。保持睡眠充足,有失眠或神經衰弱者,應每晚給予安定或眠而通。夜間疼痛較重者,睡前可口服去痛片。盡量不吸煙、少飲用烈性酒。

2、注重飲食結構

黃斑變性患者飲食上應選擇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E、A及胡蘿卜素的蔬菜與水果。補充維生素含量高的飲食可能減弱對黃斑的光照毒性,增強視網膜對自由基的防護作用,限制或減輕對視網膜黃斑組織細胞的分子損傷。

3、補充抗氧化劑

黃斑變性的發生與視網膜組織慢性光蓄積中毒有一定關系,動物模擬光損害結果已經揭示了大量還原型抗壞血酸(維生素C)被氧化的事實,以及在這一病理損害過程中光所起的重要作用。

怎樣預防黃斑病變

1、不吹太久的空調, 避免座位上有氣流吹過,并在座位附近放置茶水,以增加周邊的濕度。

2、多吃各種水果,特別是柑桔類水果,還應多吃綠色蔬菜、糧食、魚和雞蛋。多喝水對減輕眼睛干燥也有幫助。

3、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睡眠充足,不熬夜。

4、避免長時間連續操作電腦,注意中間休息,通常連續操作1小時,休息5-10分鐘。休息時可以看遠處或做眼保健操。

5、平時注意休息不要過度用眼睛,避免形成近視。切忌目不轉睛,自行注意頻密并完整的眨眼動作,經常眨眼可減少眼球暴露于空氣中的時間,避免淚液蒸發。

6、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勢。保持一個最適當的姿勢,使雙眼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熒光屏,這樣可使頸部肌肉輕松,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氣中的面積減小到最低。

7、調整熒光屏距離位置。建議距離為50-70厘米,而熒光屏應略低于眼水平位置10-20厘米,呈15-20度的下視角。因為角度及距離能降低對屈光的需求,減少眼球疲勞的幾率。

8、如果出現眼睛發紅,有灼傷或有異物感,眼皮沉重,看東西模糊,甚至出現眼球脹痛或頭痛,休息后仍無明顯好轉,那就需要到醫院接受檢查對症治療了。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