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霉菌性陰道炎

怎么治霉菌性陰道炎

1、消除誘因。注意個人衛生,積極治療糖尿病,停用廣譜抗生素或皮質類固醇激素,妊娠婦女注意孕期衛生,注意防止交叉感染等。

2、局部用藥。改變陰道酸堿度,用2%一4%碳酸氫鈉液沖洗陰道,改變陰道酸堿度,造成不利于念珠菌生長的環境,有利于提高療效,然后局部放藥。常用的陰道用藥有:制霉菌素栓劑或片劑、克霉唑栓劑或片劑、咪康唑栓劑、龍膽紫液1%。

3、全身用藥。若局部用藥效果差、不能耐受局部用藥、未婚婦女不愿局部用藥或病情較頑固可選用下列藥物:伊曲康唑每次200mg,每日1次口服,連用3-5日,或1日400mg,分2次口服;氟康唑150mg頓服;酮康唑每次200—400mg,每日1次口服,連用5日。用藥后應注意檢測肝功,有肝炎病史或孕婦禁用。

4、頑固病例的處理。久治不愈的患者應注意是否患有糖尿病或滴蟲性陰道炎并存。必要時除局部治療外,口服制霉菌素片以預防腸道念珠菌的交叉感染。亦可用伊曲康唑每次200mg,每日1次口服,連用3-5次;或氟康唑頓服,或服用酮康唑,每日400mg,頓服(與用餐同時),5日為1療程,孕婦禁用,急慢性肝炎患者禁用。

5、妊娠期的治療。為避免感染新生兒,應局部治療,選用對孕婦及胎兒影響小的藥物,可用硝酸瞇康唑或制霉菌素栓。禁止全身用藥。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念珠菌是條件致病菌,約10%的非孕期和30%的孕期婦女陰道中有此菌寄生,而不表現症狀,當機體抵抗力降低、陰道內糖原增多、酸度增高時適宜其繁殖而引起炎症。故多見于孕婦、糖尿病和用大劑量雌激素治療的患者。長期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患者因陰道內微生物失去相互制約而導致念珠菌生長。其他如維生素缺乏、慢性消耗性疾病、穿緊身化纖內褲、肥胖可使會陰局部的溫度及濕度增加等均易發病。

6、改變陰道酸堿度。念珠菌生長最適宜的pH值為5.5,因此采用堿性溶液沖洗外陰、陰道,改變陰道的酸堿度,對霉菌的生長繁殖會有抑制作用。可使用2%-4%的小蘇打水沖洗陰道,每日1-2次,2周為1療程。沖洗后要拭干外陰,保持外陰干燥,以抑制念珠菌的生長。

7、中草藥治療。使用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作用的中藥煎水,熏洗外陰,既可以減輕症狀,又能抑制消滅念珠菌。由于熏洗后患者的外陰癢痛、灼熱症狀明顯減輕,因此更適用于急性霉菌性陰道炎的婦女,可以減輕患者痛苦。另外,將中草藥制成散劑或栓劑,還可以進行陰道上藥。

處方1:白鮮皮30克、黃柏30克、苦參30克、蛇床子30克、冰片3克。將藥物用白布包好,煎煮取汁2000毫升,乘熱熏蒸外陰,待藥液偏涼后坐浴20分鐘,每日1-2次。熏洗前將藥包取出晾干,可再使用1次。7天為1療程。泡洗后陰道納入克霉唑栓或達克寧栓1粒,外陰涂抹上述藥膏。

處方2:丁香12克、藿香30克、黃連15克、大黃30克、龍膽草20克、枯礬15克、薄荷15克、冰片1克。本方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對白色念珠菌和其他淺部皮膚真菌以及淋病雙球菌均有很強的抑殺作用。用法:每天1劑,水煎外洗浸泡外陰1~ 2次,每次30分鐘。亦可制成外洗液和外用霜外用。已婚婦女可配合每天用藥液沖洗陰道1次。連續用藥12天為1個療程。

8、外用藥膏。使用克霉唑軟膏或達克寧軟膏外涂,可以治療因霉菌感染引起的外陰炎,減輕外陰癢痛的症狀。每日外涂數次,應用2周。益膚清軟膏是以益康唑為主藥,加有少量局部類固醇治療劑制成,止癢效果良好,對患霉菌性外陰炎、陰道炎外陰癢痛難耐者更適合。外涂外陰,早晚各1次。

霉菌性陰道炎的危害

1、影響生活質量:得了霉菌性陰道炎,會伴有外陰瘙癢等症狀,對女性的生活和工作會造成諸多的不便和影響,也會影響到夫妻生活。

2、引起其他疾病:若霉菌性陰道炎長期不治療的話,易造成炎症上行,引起宮頸炎和宮頸糜爛,如果病原體進入宮腔,則會引起輸卵管卵巢炎症、盆腔炎等,最后影響懷孕。

3、影響胎兒發育:孕婦患病后,極少數人陰道中的念珠菌能經宮頸上行,穿透胎膜感染胎兒,引起早產。另外,當胎兒經母親陰道分娩時,也可能被念珠菌感染,多引起口腔念珠菌病,如通常所說的鵝口瘡就是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有些嬰兒還可能出現肛門周圍念珠菌性皮炎。由此可見,為了避免感染胎兒,孕婦患霉菌性陰道炎后應積極治療。

4、造成不孕:我們知道,陰道在正常情況下有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菌群比較平衡,酸堿度比較均衡。這種適宜精子暫時存留、通過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一旦這種環境被破壞,就容易發生不孕。如果患了霉菌性陰道炎,陰道的酸堿度的改變會使精子的活動力受到抑制,且炎性細胞可吞噬精子,并使精子活動力減弱,白色念珠菌有凝集精子的作用,以及炎症發生時的性交痛和性欲減退等,均可影響懷孕。

5、向外傳播。如果霉菌感染長期得不到控制的話,那么它會不擇手段地向內向外傳播,向內傳播也就是侵犯宮頸及宮腔,引起宮頸炎、輸卵管卵巢炎、盆腔炎等,向外傳播即通過坐便器、浴盆、浴池座椅、毛巾等物品進行擴散,以致影響家人健康。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