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癣

奶癣的概述

1、定义

奶癣,又名胎癣、胎疮,为发于婴儿的一种湿疮,好发于婴幼儿之头面部,或可延展于其他部位。《圣济总录》论曰小儿体有风热,脾肺不利,或湿邪搏于皮肤,壅滞血气,皮肤顽厚,则变诸癣。或斜或圆,渐渐长大,得寒则稍减,暖则痒闷,搔之即黄汁出,又或在面上,皮如甲错干燥,谓之奶癣。

2、别称

湿敛疮、胎癣、胎疮

3、发病部位

头面部

4、传染性

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

1~3个月婴儿

6、科室

皮肤科、儿科

奶癣的典型症状

1、奶癣的典型症状

皮损好发于颜面,多自两颊开始,渐侵至额部、眉间、头皮,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延及颈部、肩胛部、甚至遍及全身。

形态多样,分布大多对称,时轻时重。在面部者,初为簇集的活散在的红斑、丘疹;在头皮或眉部者,多有油腻性鳞屑和黄色发亮的结痂。轻者,仅有浅红的斑片,伴有少量脱屑;重者,为红斑、水疱、糜烂、浸淫成片,不断蔓延扩大,若过分搔抓、摩擦、洗烫,则糜烂加重,渗出增多,常因皮肤破损而继发感染,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发热,食欲减退,便干溲赤等全身症状。自觉阵发性剧痒,遇暖尤甚,以致患儿常将头面部在枕上或母亲衣襟上摩擦,或用手搔抓,烦躁,哭闹不安,常影响健康和睡眠。

2、奶癣的分类

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奶癣的病因病机

病因有先天的体质因素,也有后天营养失调。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怀孕时父母多食辛辣、鱼腥海味等发物或情志内伤,肝火内动,遗热于儿所致或者生后喂乳失当,饮食不节,脾胃薄弱;过食肥甘脾失健运,湿热内生而发生。

另外,营养过多、消化不良、衣着不当等都是本病的好发因素。患者常是先天性过敏体质,约有3/4的患者父母双方或单方有过敏性疾病病史。

奶癣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检查

可见面颊部出现高出皮肤表面的丘形的红疹,之后蔓延到额、颈、胸部。有的红疹变为水疱,破溃后有水液渗出,最后结成黄色痂皮。

鉴别

本病需与麻疹相鉴别。

奶癣的并发症

常有阵发性剧烈瘙痒,导致婴儿哭闹,睡眠不安。严重时可有继发感染,发热,出现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

奶癣的防治方案

1、奶癣的预防方法

避免穿化纤或毛织的衣服,最好穿棉质衣服。冬天需羊毛衣物,应该先穿棉质衣服,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穿夏天应选择吸汗、透气的衣服,并且在出汗后马上更换。避免吃会引起过敏的食物。或者可以尝试喂食少量,慢慢加量,让小儿逐步适应。若对牛奶过敏,食前时应多煮沸几次,或者用豆奶、奶糕等代乳品来替代。并且不应往牛奶中加过多的糖。应该均衡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感染。同时避免使用含防腐剂或人工色素的食物。

2、奶癣的治疗方法

先要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母乳或鸡蛋白等动物蛋白的过敏,如果与上述情况有关,新生儿应改变喂养方法。该病的治疗外用药要视皮肤病变状态而定,出水糜烂或红肿时,用2%硼酸水溶液或0.1雷佛奴水溶液湿敷,渗液与糜烂消失后,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奶癣霜、祛湿油、肤轻松霜等。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