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
血虚的概述
1、定义
指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以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脉细等为常见证候。
2、症状部位
全身。
3、症状科室
中医科。
4、常见病因
本证多因饮食不调,劳倦过度,情志不遂,失血过多,久病不愈或素体虚弱所致。
血虚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营养不良是一个描述健康状况的用语,由不适当或不足饮食所造成。
通常指的是起因于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过度损耗营养素所造成的营养不足,但也可能包含由于暴饮暴食或过度的摄入特定的营养素而造成的营养过剩。
如果不能长期摄取由适当数量、种类或质量的营养素所构成的健康饮食,个体将营养不良,出现瘦弱,血虚等现象。
长期的营养不良可能导致饥饿死亡。
血虚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血虚的检查方法
尿常规,常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
红细胞沉率,红细胞沉率(ESR)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而言,简称血沉。
腹部平片,对于腹部经常有异常疼痛的人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蛇毒因子溶血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是蛇毒因子能通过补体交替途径,使补体敏感的红细胞发生溶血。
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是测定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红细胞对补体的敏感度,将红细胞分群。
2、血虚的诊断鉴别方法
脏腑失于濡养: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
血不载气: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血载气以行。血虚,气无以附,遂因之而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的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本证以面色、口唇、爪甲失其血色及全身虚弱为辨证要点。人体脏腑组织,赖血液之濡养,血盛则肌肤红润,体壮身强,血虚则肌肤失养,面唇爪甲舌体皆呈淡白色。血虚脑髓失养,睛目失滋,所以头晕眼花。心主血脉而藏神,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神失滋养而失眠。经络失滋致手足发麻,脉道失充则脉细无力。女子以血为用,血液充盈,月经按期而至,血液不足,经血乏源,故经量减少,经色变淡,经期迁延,甚则闭经。
多发群体:年老、体弱、久病、失血、脾胃虚弱、思虑过度,心脾两虚患者。
血虚的危害
月经病
血虚的女性容易发生月经量少、经血颜色淡、月经周期改变甚至闭经现象。
抵抗力差
血虚常常由内脏功能不足、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和饮食不健康等引起,会表现为消瘦、亚健康和易生病的状态。
老得快
人体的皮毛、字体和各个人体组织会因为血虚而得不到滋养,更容易加快衰老速度。发生脱发、白发、敏感度下降和肢体乏力、精神不振等。
身体更干燥
和天气造成的皮肤干燥相比,血虚更容易引起身体皮肤和毛发的干燥,皮肤容易出现瘙痒、细纹、裂纹、掉皮屑,而头发容易干枯、枯黄、开叉和断裂。
血虚的防治方法
1、血虚的预防方法
饮食调养:平时常吃补血养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莲藕、黑木耳、鸡肉、猪肉、羊肉、海参等。水果可选用桑椹、葡萄、红枣、桂圆等。
精神调养血虚体质的人,容易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努力做到注意力集中。
起居调养:早睡保证睡眠,养肝血;血虚体质的人不宜过度劳累,凡事宜量力而行,以免耗伤气血。因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使肝气得养,所以这类体质的人尽管睡眠多不佳,但要早些上床,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迟于晚上11点入眠,以养肝血。
药补调养: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阿胶等。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如当归羊肉汤、四物鸡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炖鸡汤)等,均有很好的养血效果。
2、血虚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血虚的原则及方法主要有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肾生血、祛瘀生血、解毒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