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

燙傷的概述

1、定義

燙傷(scald)是由無火焰的高溫液體(沸水、熱油、鋼水)、高溫固體(燒熱的金屬等)或高溫蒸氣等所致的組織損傷。常見低熱燙傷,低熱燙傷又可稱為低溫燙傷。是因為皮膚長時間接觸高于體溫的低熱物體而造成的燙傷。接觸70℃的溫度持續1分鐘,皮膚可能就會被燙傷;而當皮膚接觸近60℃的溫度持續5分鐘以上時,也有可能造成燙傷,這種燙傷就叫做低溫燙傷。

2、症狀部位

皮膚。

3、症狀科室

燒傷科。

4、常見病因

4.1、熱液燙傷

不要讓孩子在廚房和浴室玩耍,以免意外發生;廚房地板要保持干燥,以免滑倒將熱液燙傷自己或寶寶;洗澡放水時應先放冷水再放熱水,水溫一般控制在40℃左右。

熱水瓶、熱湯要放置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當熱液放在餐桌上,也需注意桌巾的長度,以免寶寶好奇拉扯,把熱液拉下而受傷。建議餐桌以不鋪桌巾為最安全;不要拿剛煮沸又太重的熱湯、熱鍋,以免手滑將熱液打翻,燙傷自己或孩子。

在車內要避免食用熱湯,以免不穩而打翻,造成意外;不要讓孩子接觸有高溫蒸汽的東西,如車子剛打開的水箱蓋,以免手臂、臉或胸部被燙傷。

4.2、化學性灼傷

不要拿空飲料瓶去裝危險溶液,以免孩子誤食。家中室內最好不要放強酸、強堿等危險物品。

4.3、接觸性燙傷

使用電熱毯、電熱器或懷爐、熱水袋等高溫物品,要注意溫度及使用距離,以免皮膚因接觸高溫太久而造成燒燙傷。

4.4、火焰燒傷

所有易燃物品如殺蟲劑、汽油,要遠離火源,最好放在室外。大人吸煙時要遠離易燃物品,同時不要在躺在床上吸,以免不小心燒到寶寶,同時絕對不要讓孩子玩火柴或打火機。

4.5、電灼傷

家中電器設備常是起火觸電的原因,使用延長線或多插頭插座時,應注意負載量。電線及插座不要讓寶寶摸到,插座可用塑料蓋蓋住,以免寶寶因好奇不小心咬了電線使嘴唇受傷或手觸電。

燙傷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皮膚受高熱后(超過60℃),組織內蛋白即可發生凝固,以致細胞壞死。局部反應依熱物的溫度、接觸的時間以及受傷皮膚厚薄而異。一般皮膚與70℃熱物接觸1s即發生水皰,而新生兒卻常因50℃的熱水袋燙傷。按局部組織壞死的深度燙傷分為三度。

燙傷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燙傷的檢查方法

檢查項目:體格檢查,燙傷的嚴重程度主要根據燙傷的部位、面積大小和燙傷的深淺度來判斷。

依據外傷史及局部皮膚變化,即可做出診斷。水火燙傷可分為一度燙傷(紅斑性,皮膚變紅,并有火辣辣的刺痛感),二度燙傷(水泡性,患處產生水泡),三度燙傷(壞死性,皮膚剝落)。對局部較小面積輕度燙傷,可在家中施治,在清潔創面后,可外涂外用藥膏等。對大面積燙傷,宜盡早送醫院治療。

送醫后醫生會進行詳細的檢查化驗,具體的檢查方法如下:

1.1、應做血、尿、便常規檢查,血電解質、pH值、肝、腎功能檢查。

1.2、并可根據臨床選擇X線、B超、心電圖等檢查。應立即將傷處浸在涼水中進行“冷卻治療”,如過了5分鐘后才浸泡在冷水中,則只能起止痛作用,不能保證不起水泡,因為這5分鐘內燒燙的余熱還繼續損傷肌膚。此法有降溫、減輕余熱損傷、減輕腫脹、止痛、防止起泡等作用,如有冰抉,把冰決敷于傷處效果更佳。通常“冷卻”30分鐘左右就能完全止痛,隨后用雞蛋清或萬花油或燙傷膏涂于燙傷部位,這樣只需3~5天便可自愈。

2、燙傷的診斷鑒別方法

2.1、一度傷、燙傷只損傷皮膚表層,局部輕度紅腫、無水泡、疼痛明顯,應立即脫去衣襪后,將創面放入冷水中浸洗半小時,再用麻油、菜油涂擦創面。

2.2、二度傷、燙傷是真皮損傷,局部紅腫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大水泡可用消毒針刺破水泡邊緣放水,涂上燙傷膏后包扎,松緊要適度。

2.3、三度傷、燙傷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損傷,并呈灰或紅褐色,此時應用干凈布包住創面及時送往醫院。切不可在創面上涂紫藥水或膏類藥物,影響病情況觀察與處理。

鑒別診斷:水火燙傷處理的原則是首先除去熱源,迅速離開現場,用各種滅火方法,如水浸、水淋、就地臥倒翻滾、立即將濕衣服脫去或剪破、淋水,將肢體浸泡在冷水中,直到疼痛消失為止。還可用濕毛巾或床單蓋在傷處,再往上噴灑冷水。不要弄破水泡。

燙傷的危害

1、影響身體器官的正常功能。如果燙傷疤痕出現在人的手指、腿、嘴、胳膊等活動量大的部位,特別是燙傷形成的攣縮類疤痕更容易影響肢體的活動,如嘴角的疤痕會使上下嘴唇不能正常活動,由此出現說話遲緩或笑容僵硬等。手指部位的燙傷疤痕會使整個手指不靈活,影響打字、寫字等。

2、易引起皮膚病。對于疤痕體質患者來說,如果有了疤痕不能及時祛除疤痕的話,患者很容易出現皮膚問題,疤痕會逐漸侵蝕周邊的皮膚,導致疤痕成片生長,而有的疤痕由于一直難以愈合使得皮膚出現潰爛等問題。

3、疤痕處有強烈的痛感和癢感,且易發生癌變。很多疤痕患者都深有體會,一到夏天,身上的疤痕就會非常癢,還有明顯的痛感,會逐漸向周圍正常皮膚侵蝕,導致疤痕越來越大,甚至發生癌變,讓疤痕向身體周邊蔓延。

燙傷的防治方法

1、燙傷的預防方法

1.1、冬季使用熱水袋保暖時,熱水袋外邊用毛巾包裹,手摸上去不燙為宜。注意熱水袋的蓋一定要擰緊,經檢查無誤才能放置于包被內,定時更換溫水,既保暖又不會造成燙傷。

1.2、洗澡時,應先放冷水后再兌熱水,水溫不高于40℃。熱水器溫度應調到50℃以下,因為水溫在65℃~70℃時,兩秒鐘內就可能使幼兒嚴重燙傷。

1.3、暖氣和火爐的周圍一定要設圍欄,以防孩子燙傷。

1.4、不要讓孩子輕易進入廚房。

1.5、將可能造成燙傷的危險品移開或加上防護措施。如熱水瓶、熨斗等電器用具要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桌上不要擺放桌布,防止弄倒桌上的飯碗、暖瓶而燙傷。

2、燙傷的治療方法

2.1、先用涼水把傷處沖洗干凈,然后把傷處放入涼水浸泡半小時。一般來說,浸泡時間越早,水溫越低(不能低于5℃,以免凍傷),效果越好。但傷處已經起泡并破了的,不可浸泡,以防感染。

2.2、用淡鹽水輕輕涂于灼傷處,可以消炎。

2.3、在受傷處,擦上醬油或蜂蜜、豬油、狗油、生姜汁,均能收效。

2.4、用雞蛋清、熟蜂蜜或香油,混合調勻涂敷在受傷處,有消炎止痛作用。

2.5、切幾片生梨,貼于燙傷處,有收斂止痛作用。

2.6、小兒燙傷后,用黑豆25克加水煮濃汁,涂搽傷處,有療效。

2.7、輕度燙傷,可將干廢茶葉渣在火上焙微焦后研細,與菜油混合調成糊狀,涂搽傷處,能消腫止痛。

2.8、手足皮膚燙傷后,立即把酒精倒在盆內或桶內,將傷處全部浸入酒精中,即可止痛消紅,防止起泡。若浸1~2小時,燙傷的皮膚可逐漸恢復正常。如傷處不在容易浸泡的部位,可用一塊藥棉浸入白酒中,取出貼敷在傷處,并隨時將酒淋在藥棉上,以防干燥。數小時后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9、皮膚被油或開水燙傷后,可用風油精、萬花油或植物油(如麻油)直接涂于傷面,皮膚未破者,一般5分鐘即可止痛。

2.10、用金霉素眼藥膏涂在傷處,數分鐘后可以消腫止痛。

2.11、燙傷后,馬上抹些肥皂,可暫時消腫止痛。

2.12、輕度燙傷后,馬上將受傷部位浸泡在煤油里,數分鐘后可止痛,并有消腫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2.13、鱉甲1個,燒灰或加冰片少許研細,用香油調和,涂搽傷面,1日3次即可。

2.14、發生小面積燙傷時,立刻涂點牙膏,不僅止痛,且能抑制起水泡。已起的水泡也會自行消退,不易感染。小面積二度燒傷1次即愈。

2.15、硫酸燙傷,如果是濃硫酸,需要立即用布擦去,然后再用冷水沖洗,切不可直接用水沖洗,否則會加重傷勢。

2.16、燙傷治療主要是處理好創面,去除壞死組織,去除水泡,用雙氧水沖洗,碘伏消毒后,最好用中藥包扎療法。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