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需要什么药

登革热需要什么药

1、登革热需要什么药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但有报道早期可用利巴韦林,每日10~15mg/kg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4天后改半量,6天为一疗程。有出血者:给予安洛血、止血敏、维生素K、维生素C、钙剂等止血药物。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用冰盐水或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灌胃,同时口服甲氰咪胍等。高热时先采用物理降温,高热不退或中毒症状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小剂量激素,如口服强地松5毫克,每日3次,也可使用冬眠疗法,慎用止痛退热药,忌用水杨酸钠。剧烈肌肉或关节疼痛时,可用醋柳酸0.3~0.5克或可待因0.03克口服。必要时也可用吗啡0.01克肌内注射。呕吐时可用硫酸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有高热并大量出汗,极度乏力、食欲不振、呕吐频繁者,先给口服补液,若不能耐受,再静脉补液。

2、登革热的病因

2.1、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传染源,丛林山区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家畜虽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学证据,但作为传染源,尚未能确定。

2.2、传播媒介:伊蚊,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3、登革热预防措施办法

3.1、首先,我们要全社区都动员起来,大家应该提高防蚊、灭蚊的意识,而且如果是家里有种花的,一定要注意把花盆里的水倒掉,至少要1周更换两次以上,这样可以防止蚊子的幼虫在水里繁殖。要装上防蚊子的纱窗。

3.2、预防登革热要做到几点,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措施,我们大家包括医务人员都要有登革热的防范意识,发现异常立即就医,同时鱼缸里的水也要一周更换两次以上。外出一定要擦上防蚊液。

3.3、传播登革热的源头是一种白纹蚊,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花斑蚊,所以如果我们见到这样的花蚊子,立即用电蚊拍把它烧死、打死,每天晚上睡觉要关好蚊帐,吃过血的蚊子也要打死,因为蚊子不吸血是不会繁殖的。

登革热的并发症

1、精神异常:个别患者可并发感染性精神异常,尤其多见于有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

2、心肌炎:严重病例可发生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跳、气促、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

3、肝功能损害:轻度肝功能损害常见,主要表现为肝轻度肿大、边缘锐利,质软,肝功能检查出现ALT、AST 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升高。严重病例可发生总胆红素(TBIL)升高,甚至出现肝肾综合征。

4、尿毒症:多见于登革出血热患者,大量出血或急性血管内溶血可促进尿毒症的发生。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见于重型及登革出血热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窘迫,烦躁,发绀,双肺可闻干、湿性啰音。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1、典型登革热:突然起病、畏寒、迅速高热(一般24~36小时达39~40℃),少数呈双峰热。头痛、眼球或眶后痛,全身肌肉、骨关节疼痛、腰痛,少数患者出现腹痛。极度疲乏,纳差。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胸、背皮肤潮红、表浅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阳性。

2、登革出血热:具有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2~3日后于四肢、面部、腋窝、粘膜可见散在性出血点,迅即融合成瘀斑。病情进展后有鼻觑、牙龈出血、消化道、子宫、阴道、泌尿道等1个以上器官出血。常见肝肿大而极少黄疽,红血球容积增高20%以上,血小板低于10万/UL者。

3、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出血热病人少数在持续发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恶化,出现皮肤变冷、湿润、烦躁不安、嘴唇紫钳、脉搏快而弱、脉压低,血压下降甚至不能测出,休克期一般很短,如不及时抢救可于12~24小时内死亡,病程中还可出现脑水肿,预后严重。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