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重耐藥菌
什么是多重耐藥菌
1、什么是多重耐藥菌
多重耐藥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是指有多重耐藥性的病原菌。Multiresistance可以翻譯成多藥耐藥性、多重耐藥性、其定義為一種微生物對三類(比如氨基糖苷類、紅霉素、β-內酰胺類)或三類以上抗生素同時耐藥,而不是同一類三種。P-resisitence成為泛耐菌株,對幾乎所有類抗菌素耐藥。比如泛耐不動桿菌,對氨基糖苷、青霉素、頭孢菌素、碳青霉烯 、四環素類、氟奎諾酮及磺胺類等耐藥。
2、臨床常見多重耐藥菌有哪些
2.1、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2.2、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
2.3、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的細菌。
2.4、耐碳青霉烯腸桿菌科細菌(CRE),包括產NDM-1和KPC的腸桿菌科細菌。
2.5、耐碳青霉烯類鮑曼不動桿菌(CR-AB)。
2.6、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MDR-PA)。
2.7、多重耐藥結核分枝桿菌(MDR-TB)。
2.8、艱難梭菌(CD)等。
3、抗生素耐藥也會“傳染”
研究人員分析了養牛場的順風和逆風空氣樣本。在順風樣本中,研究人員發現了更多細菌、抗生素和編碼抗生素耐藥的基因。可見,使用了抗生素的農場是這些耐藥菌的傳播源頭。耐藥菌通過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傳播,同時,抗生素加強了細菌的耐藥性。沙塵暴將這些微粒帶到幾百里以外的城鎮,甚至整個世界。
該研究參與者,得克薩斯理工大學環境毒理系副教授說:“農場使用的抗生素占到了抗生素使用總量的70%,畜牧業過度使用抗生素是引起耐藥的重要原因。同時,耐藥菌容易向其他物種傳播耐藥基因,因此抗生素耐藥在人群中傳播。”另一名研究者,該校分子毒理系副教授格說:“這項研究說明了耐藥菌的傳播途徑。”
多重耐藥菌的感染預測因素
為了幫助醫生區分攜帶耐藥病原菌患者和無耐藥菌患者,可以回顧以下預測標準 ( prediction rules ) 。
1、與護理相關的革蘭陰性棒狀菌感染,往往是耐藥腸桿菌引發的,除非進行過有創性操作,否則非發酵菌引發感染的可能性不大。使用氟喹諾酮與氟喹諾酮耐藥的發生關系密切。
2、在使用某種抗生素后發生感染,提示有可能對這種藥物產生耐藥,并且對所有聯合選擇藥物 ( co-selected agents ) 發生耐藥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
3、多重耐藥 ( MDR ) 的聯合選擇 ( co-selection ) 的含義是對青霉素、頭孢菌素類、氨基糖甙類、磺胺異唑類或喹諾酮等存在耐藥。
鑒于這些預測標準,通過評價患者和醫療衛生機構之間接觸的程度、早期抗生素治療史以及患者特點,建立了一個耐藥病原菌發生的風險分層體系。
多重耐藥菌的防控措施
1、隔離患者 標識明確
收治科室應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細菌定植患者實施隔離措施,首選單間隔離,也可以將同類細菌感染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病室,隔離病室不足時可考慮進行床邊隔離。
2、醫務人員著裝
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特別是實施中心靜脈置管、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時,應當避免交叉污染,減少感染的危險因素。接觸隔離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時,應戴手套。在從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時,應穿隔離衣。
3、醫務人員手衛生
醫務人員實施診療護理時,須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在直接接觸患者前后;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前后,接觸患者體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后以及從患者的污染部位轉到清潔部位實施操作時,手部皮膚如有明顯污染(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應當用皂液和流動水洗手,手部皮膚無明顯污染,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劑做手消毒。
4、常規消毒措施
隔離病室患者接觸過的一切物品,如被單、衣物、各類醫療器械等應先行消毒處理,然后再清潔(洗)、消毒、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