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滴什么藥
慢性中耳炎滴什么藥
1、慢性中耳炎滴什么藥
滴鼻藥則有呋麻滴鼻液、魚腥草滴鼻液、納米銀滴鼻液等。在治中耳炎的時候以上藥物任選其一即可。另外抗生素水溶液與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在治療中耳炎的時候也是能夠取得良好的療效的,常用的主要有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治療中除全身應用抗菌和抗病毒藥物外,鼻腔局部滴藥顯得尤為重要,常用的滴鼻劑為1%麻黃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黃素液滴鼻劑。如果沒有見效,應做鼓膜穿刺術,抽出積液;病情較重,可同時注入透明質酸酶或醋酸可的松。病情反復,可采取鼓膜切開或粗針穿刺、放入引流小管,留著可暫不取出,長期觀察,經常插管自行脫出,穿孔自愈。
2、治療慢性中耳炎的中藥方劑
金銀花、連翹、桔梗、薄荷、淡竹葉、荊芥、牛蒡子、蘆根、川芎、柴胡、香附水煎后一日一劑,在治療中耳炎是能夠起到疏風清熱之效。
麻黃、杏仁、蒼耳子、辛夷、白芷、細辛、荊芥、防風、甘草水煎后一日一劑,在治療中耳炎是能夠起到宣肺散寒之效。
龍膽草、黃芩、梔子仁、當歸、生地、車前子、澤瀉、柴胡、生甘草、木通、桔梗、魚腥草、夏枯草水煎后一日一劑,在治中耳炎是能夠起到清化肝膽濕熱之效。
黃芪、黨參、白術、柴胡、當歸、陳皮、辛夷、茯苓、澤瀉、蒼術、厚樸、藿香、石菖蒲、車前子、葛根、木通一日一劑,在治療中耳炎是能夠起到健脾化濕、泄濁通竅之效。
3、慢性中耳炎怎樣手術治療
3.1、鼓膜切開術
液體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盡;小兒不合作,局麻下無法作鼓膜穿刺時,應作鼓膜切開術。手術可于局麻(小兒須全麻)下進行。用鼓膜切開術。用鼓膜切開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狀或弧形切口,注意勿傷及鼓室內壁粘膜,鼓膜切開后應將鼓室內液體全部吸盡。
3.2、鼓膜穿刺抽液
成人用局麻。以針尖斜面較短的7號針頭,在無菌操作下從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積液。必要時可重復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3.3、咽鼓管吹張
捏鼻鼓氣法、波氏球法或導管法。尚可經導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潑尼松龍,隔日1次,每次每側1ml,共3-6次。
3.4、鼓室置管術
病情遷延不愈,或反復發作;膠耳;頭部放療后,估計咽鼓管功能短期內難以恢復正常者,發起人應作鼓室置管術,以改善通氣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復功能。通氣管留置時間一般為6-8周,最長可達半年至1年。咽鼓管功能恢復后取出通氣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將通氣管排出于外耳道內。
慢性中耳炎的食療偏方
1、銀菊茶
材料:銀花10克,菊花10克。 用法:開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化膿性中耳炎,屬肝膽火盛、邪熱外侵型,起病較急,耳內疼痛,并見耳鳴,聽力障礙,耳內脹悶感,伴惡寒發熱,頭痛,鼻塞涕流。
2、白菜薄荷蘆根湯
材料:大白菜根3~4個,蘆根10克,薄荷3克。
用法:上三味水煎15~30分鐘,趁熱分2次服下。
功效:辛涼發散,疏風清熱。
主治:化膿性中耳炎,屬肝膽火盛、邪熱外侵型,起病急,耳內疼痛,耳鳴,惡寒發熱,頭痛,口苦咽干,小便黃赤,大便秘結。
3、麻雀肉餅
材料:麻雀5只,豬瘦肉200克,黃酒、生粉適量。
用法:麻雀肉與豬肉共剁成肉泥,加入黃酒、生粉和勻,做成圓餅,臵飯面上蒸熟食用。
功效:補腎培元。
主治:化膿性中耳炎,屬腎元虧損、邪毒停聚型,耳內流膿、口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穢或成塊狀,并有臭味,聽力減退多較明顯。
4、鴿肉木耳湯
材料:肉鴿1只(約重500克),水發黑木耳100克。
用法:肉鴿宰殺去內臟,加水發黑木耳,放湯燉酥,調味后佐餐用。
功效:補腎培元。
主治:化膿性中耳炎,屬腎元虧損、邪毒停聚型,耳內流膿,閂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穢或成塊狀。
慢性中耳炎要注意什么
積極治療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進入中耳,引發炎症。
不能強力擤鼻和隨便沖洗鼻腔,不能同時壓閉兩只鼻孔,應交叉單側擤鼻涕。
挖取底部耳垢,應十分小心,宜先濕潤后才挖,避免損壞鼓膜。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暢。
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加強體育鍛煉,增加休質,減少感冒。
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不要服熱性補藥,如人參、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補膏之類。
多食有清熱消炎作用的新鮮蔬菜,如芹菜、絲瓜、茄子、薺菜、蓬蒿、黃瓜、苦瓜等。
注意要是有小蟲進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蟲后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