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多動症患兒最須要家長、老師理解、寬容和支持 藥物治療最重要

中新網上海3月5日電 (記者 陳靜)近年來,兒童的言語和多動行為問題成為臨床和家庭關注的熱點。

中國發育行為兒科學學組創建人、上海浦濱兒童醫院院長金星明教授5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動症須要在多場景下綜合診斷,藥物治療是多動症最主流的治療方法。患兒須要家長和學校的理解、寬容與支持。

金星明教授告訴記者,當下,隨著教育和競爭壓力不斷增加,對孩子的學習也不斷提升,不少孩子,尤其是男孩,4歲以后,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症狀開場顯現。她介紹,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就是俗稱的多動症。“這是一種高發病率、低嚴重度、治療成效較好的神經發育障礙疾病。”金星明指出,多動症的診斷有相關標準,并須要在家庭、課堂及戶外運動等多場景中綜合判斷。

金星明對記者說,在學校中,學習成績差、偷懶、自由散漫甚至沖動闖禍的孩子中,有些是多動症患兒。其中不乏高智商、低成就者。他們的行為并非出于主觀意愿,常常是有意識的冒犯。這須要家長和老師的理解、寬容和幫助。她坦言,一些多動症患兒假如沒有得到有效干預,常會被群體中的同伴冷落。

與此同時,教師和醫生應該加強溝通,共同幫助患兒。這位專家告訴記者,她在診斷孩子是否罹患多動症,會讓主流任課老師填寫相關量表。

當前,不少家長對多動症的治療存在顧慮。金星明教授直言,藥物治療是多動症最主流的治療方法。但現實是,不少家長接受診斷,卻不接受藥物治療。她說,及早接受藥物治療并規范隨訪,調整用藥劑量,才能最大程度幫助患兒。藥物能夠幫助多動症患兒改善功能,進而提升學習效率,從而顯得更“聰明”。

多學科、跨專業的志愿者們組織了多場分享教訓和心得,幫助眾多家庭對多動兒童進行規范管理。上海浦濱兒童醫院供圖

怎樣讓更多的家長接受包括藥物在內的綜合規范治療?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金星明教授多年來致力探索多學科、跨專業、醫教整合的一站式診療。金星明教授所在的上海浦濱兒童醫院創新建立起“醫生+教師+心理咨詢師+臨床志愿者”的醫教整合志愿服務團隊。多年來,多學科、跨專業的志愿者們組織了多場線上線下交流會,分享教訓和心得,幫助眾多家庭對多動兒童進行規范管理。

在當日舉行的志愿者活動中,一位接受規范治療的多動症患兒母親告訴記者,在一次講座中,她感覺孩子有多動症症狀,便盡快尋求醫生幫助,經過有效干預,孩子已經順當升入初中,各方面發展與正常孩子無異。

采訪中,金星明教授強調,多動症必須由醫生進行科學診斷。孩子學習差也有多是因為認知能力等不夠,不一定都是多動症。

如何正確對待患有多動症的孩子?金星明最強調:“理解、寬容和支持。”她希望孩子積極配合接受治療,家長對孩子應有客觀的期待。兒童多動症的診治的最佳路徑是醫教整合。”金星明指出,這是最先進、最科學的治療模式,在發達國家被普遍采用。這要求家長配合醫生、學校及時觀察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變化,父母更多地親自照養和陪伴,營造適合孩子健康發展的家庭環境,并在定期隨訪中不斷改變調整期望和目標值,尋找到符合自己孩子個體特性的治療與干預方法。她認為,多動症患兒須要教師更多關注,其療效應該在學校得到評估。

【編輯:房家梁】

專家:多動症患兒最須要家長、老師理解、寬容和支持 藥物治療最重要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