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脓包疮
什么是脓包疮
1、什么是脓包疮
脓疱疮是由金黄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多发生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夏秋季节。易在儿童中造成流行。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俗称“黄水疮”。。病原菌主要为凝固梅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单独或混合感染。夏、秋节气温高、湿度大,皮肤浸渍等,都易使病菌侵入皮肤繁殖,为促发本病创造有利条件。
2、引起脓包疮的原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约占50%-70%,其次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两者亦可混合感染。温度较高、出汗较多和皮肤出现浸渍时有利于细菌在局部繁殖;患者瘙痒性皮肤病时,瘙痒可破坏皮肤屏障而利于细菌定植。
本病可通过密切接触或自身接种传播。细菌主要侵犯表皮,引起化脓性炎症;凝固酶阳性噬菌体2组71型金葡萄菌可产生表皮波脱素,引起毒血症及全身泛发性表皮松解坏死;抵抗力低下患者,细菌可入血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少数患者可诱发肾炎或风湿热。
3、脓包疮有什么症状
大疱型脓疱疮:初为散在小水疱,很快扩大、化脓,成为脓疱或脓性大疱。疱壁比较松弛,看似起皱。疱内脓液常沉积在底部或下半部,呈半月形。疱壁很薄,易破溃流脓,露出糜烂面,干后形成黄色脓痂。有时痂下脓液向四周溢出,在周围发生新的水疱、脓疱,排列成环形、弧形,又称环状脓疱疮。好发于面、头、四肢等露出部位,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多发生于2~8岁儿童,好发于暴露部位,如头面、四肢,也可波及全身,初为红斑或水疱,迅即变为脓疱,米粒至黄豆大,周围有红晕,疱壁松弛,疱内脓汁沉积于疱底,上部为透明液体,形成半月形,疱膜破裂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蜜黄色脓痂,自觉瘙痒,故而搔抓后易自我传染,向周围蔓延。
脓痂性脓疱疮: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薄壁的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周围有明显的红晕,脓疱破后其渗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痂不断向四周扩张与邻近皮损互相融合。本型好发于面部,尤其是口周、鼻孔周围及耳廓部位多见,亦可发生于四肢。由于瘙痒明显,常因搔抓而将细菌接种到其他部位而发生新的皮疹。陈旧的结痂一般约6~10天自然脱落而愈,不留疤痕。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迅即转为脓疱,脓汁较粘稠,周围炎性红晕明显,干燥后结有蜜黄色厚痂,约一周左右,痂脱而愈,不留疤痕。
脓疱疮如何治疗
脓包疮以局部治疗为主,以清洁、杀菌、消炎、收敛、干燥,清除分泌物为主要原则。
常用西药
1、甲硝唑凝胶:具有抗厌氧菌作用,机理为组织细菌代谢、促其死亡。清洗患处后涂抹,早晚各一次。
2、杆菌肽软膏: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用于化脓性皮肤,每日2~3次。
3、红霉素软膏:对于大多数革兰阴、阳性菌有抗菌活性。用于化脓皮肤、小面积烧伤和糜烂面处理。
4、盐酸金霉素软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用于浅表化脓,每日涂抹2~3次。
5、其他常用软膏:复方新霉素软膏;鱼石脂软膏;醋酸氯已定软膏;聚维酮碘软膏;莫匹罗星软膏;诺氟沙星软膏;环丙沙星凝胶,等等。可根据自身感染轻重选择使用。
常用中成药
1、如意金黄散:黄色粉末,消肿止痛。用于疮疡初期、红肿热痛。直接涂于患处或摊于纱布之上贴于患处。
2、小败毒膏:棕褐色粘稠半流体。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3、泻毒散:棕黄色粉末,用蜂蜜或醋调和敷于患处。
4、其他常用中成药:消炎解毒丸;龙珠软膏;疮炎灵软膏,紫草膏等等。
脓包疮的日常预防
1、普及卫生教育,尤其对托儿,所、幼儿园的保育员、教养员,以防本病流行。
2、注意清洁卫生,经常修剪指甲,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3、保护皮肤完整,即使皮肤有极细小的破损,也应及时涂些红药水或龙胆紫,以防感染。如有湿疹、虫咬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应早期积极治疗,切忌搔抓。在暑天,防痱治痱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
4、产房婴儿室、托儿所或幼儿园如有发病应及时隔离治疗,严密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