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養生:一雷驚蟄始,養生正當時

玄鳥雄雌俱 春雷驚蟄余

口銜黃河泥 空即翔天隅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內的第三個節氣,時至春雷初鳴之際,入蟄數月的白蟲隨之蘇醒,仲春之月正始于此。早春乃陽氣升發之時,然深冬陰氣仍未彌散,故此天氣常有乍暖還寒之象,維持“陰”與“陽”平衡方為驚蟄養生正道,那么該如何做到順應自然、調和陰陽呢?

起居調養:黎出昏息,早睡早起

春時陽氣蘇生,蘇于內而散于表,人體內的陽氣逐漸向表面發散,氣血活動較之冬時更見旺盛,是以機體常覺疲憊、困倦,這也是“春困”一說的由來。人們在初春常有“睡不醒”之感,有時艷陽高照仍覺睡意未消,越睡卻越感疲憊,這便是陽氣未得升發的症狀表現。

健康元氣在于“氣”,陽氣正是氣的一種,這種氣會隨著機體活動而隨之生起,若人體不動,陽氣無從升發,久之自然會“陰盛陽衰”,流感等疾病隨之而來,早起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而早睡亦是同理,升發了一日的陽氣需在入夜陰氣來臨時蟄伏體內免于彌散。

穿著調養:上薄下厚,“春捂”防病

驚蟄穿著宜“春捂”,即少減衣,當然一味“捂”也并非良策,恰到好處方為正論。唐代“藥王”孫思邈有言:“春凍未泮,下體寧過于暖,上體無妨略減。”春捂的準則是上薄下厚,常言道“寒從足起”,初春之際捂的重點應當在于足底、腹部與背部,足部保暖能夠溫暖全身;腹部乃消化之地,其保暖保存腹部陽氣,預防消化方面的疾病;而背部本身為人體督脈所在之處,適當保暖可預防感冒與流感。

飲食調養:清溫平淡,潤肺滋陰

人體五臟分五行,春時木盛,而肝與木匹配,古語有言:“肝木不及當用補,肝木過盛克脾土。”為避免“木盛”,驚蟄飲食應少食山楂、荔枝、檸檬,諸如生冷食物等易傷脾胃的食物能免則免,多食麥、花生、棗、蔥、春筍、芹菜等清溫平淡的食物。除此之外,驚蟄時令氣候相對干燥,易生口干舌燥之感,可適當食用生梨以潤肺滋陰,對春時升發的陽氣造成中和,達成陰陽平衡。

總而言之,驚蟄的健康元氣在于“平衡”,既要通過運動鍛煉、控制飲食起居等方式助陽氣升發,又需避免陽氣過盛,做到適度、合理,福壽康寧并非難事。

END

驚蟄養生:一雷驚蟄始,養生正當時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