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传播途径
登革热传播途径
1、登革热传播途径
1.1、登革热的疾病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很多的人都会感染上这个病的,一定要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及时的治疗和缓解的,这个病一般的情况下是通过病人本身传播的,就是如果一个人有这个登革热的病,接触到的人就会被感染上这个病的,问题很严重的。
1.2、登革热的疾病传播的速度非常的快,一般是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很多的人如果不注意接触到了有这个登革热病毒的人就会被感染的。
1.3、登革热的疾病是有传染性的,可以通过患者的唾液传播的,是可以通过任何人的接触传播的,所以问题是特别的严重的,一定要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
2、登革热的三大临床表现
2.1、典型登革热:突然起病、畏寒、迅速高热(一般24~36小时达39~40℃),少数呈双峰热。头痛、眼球或眶后痛,全身肌肉、骨关节疼痛、腰痛,少数患者出现腹痛。
2.2、登革出血热:具有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2~3日后于四肢、面部、腋窝、粘膜可见散在性出血点,迅即融合成瘀斑。病情进展后有鼻觑、牙龈出血、消化道、子宫、阴道、泌尿道等1个以上器官出血。
2.3、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出血热病人少数在持续发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恶化,出现皮肤变冷、湿润、烦躁不安、嘴唇紫钳、脉搏快而弱、脉压低(脉压差在20 毫米汞柱或以下),血压下降甚至不能测出,休克期一般很短,如不及时抢救可于12~24小时内死亡,病程中还可出现脑水肿,预后严重。
3、登革热的治疗
3.1、降低体温
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热药物。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3.2、补液
对出汗多、腹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3.3、降低颅内压
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
登革热的饮食护理
1、给予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肉汤、鸡汤等。
2、首先在药物方面,可以选择服用一些小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来帮助病情有一定的缓解,但是通常比较适合中度的患者而言的,一般不建议服用解热镇痛的药物,因为会加重病情和对生命的进一步威胁。
3、如果身体有拉肚子的情况和排除大量汗液的情况的话,要口服一些补液,帮助人体维持正常的水分和电解质,避免出现脱水的问题,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主要是流质食物或者是半流质的食物。
4、给患者服用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以及高维生素的食物,如果进食非常困难的话,可以给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或者是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对于营养的吸收和帮助身体的恢复。
5、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6、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肾、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
登革热的检查
1、常规检查
周围血象登革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起病时即有减少,至出疹期尤为明显;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见降低,并有明显核左移现象,有异常淋巴细胞,退热后1周血象恢复正常。
尿常规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有时有管型。
2、病毒分离
取早期病人血液,接种于白纹伊蚊细胞株(C6/36)、分离病毒后须经特异性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加以鉴定。
3、血清免疫学检查
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有助于登革热的早期明确诊断。若在患者的血清中检出登革病毒抗原,亦可作为明确诊断依据。
4、其他
在登革出血热病例中尚可出现血液浓缩,出、凝血时间延长,血清谷草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电解质失调,血白蛋白降低,代谢性酸中毒等。各种凝血因子轻度降低,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原降解物轻至中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