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子化脓了怎么办

疖子化脓了怎么办

1、疖子化脓了怎么办

1.1、局部化脓时急躁排脓疖顶见脓点或有波动感时用石炭酸点涂脓点或用针头将脓栓剔出,或作切开引流,禁忌挤压。出脓后辅以呋喃西林、湿纱条或以化腐生肌的中药膏,直至病变消退。

1.2、抗菌治疗若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面部疖或并发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时,可选用青霉素或复方磺胺甲恶唑等抗菌药物治疗,或用清热解毒中药方剂等。有糖尿病者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等相应治疗措施。对顽固性患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1.3、对于外耳道、鼻、上唇部的疖子不可切开,更不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蔓延。

2、长了疖子的症状

最初,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小脓栓;

红、肿、痛范围扩大。再数日后,脓栓脱落,排出脓液,炎症便逐渐消失而愈。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若发生在血液丰富的部位,全身抵抗力减弱时,

可引起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和厌食等毒血症状。

面部,特别是所谓"危险三角区"的上唇周围和鼻部疖,如被挤压或挑破,感染容易沿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延及眼部及其周围组织的进行性红肿和硬结,伴疼痛和压痛,并有头痛、寒战、高热甚至昏迷等,病情十分严重,死亡率很高。

3、引起疖子的原因

3.1、细菌感染

皮肤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脂腺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金黄色普通球菌或者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

3.2、机体免疫力低下

在很多情况下长疖子与我们的身体自身的免疫力高低有关。由于身体的免疫力低下,人们更容易出现皮肤感染性疾病,因此通常在情绪不稳定、生活没有规律,经常熬夜以及一些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更容易长疖子。

3.3、皮肤损伤

人体皮肤本身具有一定的防御细菌、抵抗感染的能力,但是一但皮肤出现损伤,可导致皮肤这种防御功能出现下降,则更容易引发感染。

3.4、皮肤清洁卫生不良

疖子的发生与皮肤的清洁度有关,如果皮肤卫生状况不良,皮肤脂溢性物质产生增多长期滞留在皮肤及毛囊内,则更容易导致致病菌大量繁殖,进而出现疖子。

长疖子吃什么好

1、疖子初起初起

1.1、冬瓜薏仁茶 材料:冬瓜350克,薏苡仁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冬瓜洗净后同薏苡仁一起煎汤,待汤成厚加入少许白糖调味,代茶饮用。或用绿豆、白糖适量煎汤代茶饮用。

2、成脓期

2.1、绿豆陈皮甘草金银汤 材料:绿豆50克,金银花15克,甘草5克,陈皮6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用清水煎煮,取汁饮用。

2.2、蒲公英大米粥 材料:蒲公英40-60克(鲜品60-90克),大米50-100克。 做法:将蒲公英洗净后切碎,加水煎煮取汁液,去渣后入大米同煮成稀粥。每日一次,连续服食数日。

3、溃破期

3.1、北芪枸杞乳鸽汤 材料:北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乳鸽1只。 做法:将鸽子洗净后与上述材料放入碗中加适量清水,隔水炖烂熟透,饮汤吃鸽肉。

3.2、竹叶沙参粥 材料:竹叶10克,沙参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竹叶、沙参用水煎煮后过滤取汁,再入粳米煮成稀粥食用。

长疖子护理注意事项

1、不要乱挤压

由于疖子有的生长在面部,不但不好看,而且时间长了容易化脓,很疼,于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疖子成熟后,只要用手把脓挤出来就好了,专家提醒说,其实长疖子尤其头面部疖子挤脓是十分危险的动作,万万使不得。

2、不要自行涂药

皮肤任何部位出现红肿热痛,都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正规处理,切忌自行涂药,尤其是红汞、龙胆紫,对伤口有毒性,易引起痂下积脓。有的是用中草药处理了1多月,结果从1个疖变成了多个毛囊和皮脂腺感染,处理极为棘手。

3、早期的疖子不能切开引流。

成熟的疖子已化脓变软者,可切开排脓。但面部和上唇的疖子千万不要挤压和随意切开。未成脓者,可每日外用纯鱼石脂,或鱼石脂硫磺泥膏,可促进炎症消退。

4、防暑降温是重点

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做到防暑降温。定期换洗患者的衣物,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

5、生活护理

首先是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天天洗澡换衣。家里要防暑降温,注意室内通风,使孩子不致因出汗过多而生痱子。对于疖病患儿,一定要隔离治疗,所用过的用品要清洗晾晒消毒。

6、保持清洁

排脓以后,要使用抗菌香皂保持患处清洁。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