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症状初期
手足口病症状初期
1、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
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浑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
初期可能会有发烧的情况,随着发烧的进展可能会出现手足部位肛门周围甚至口腔咽部出现疱疹,具有明显的传染性,需要及时治疗,最好住院输液治疗。
2、疱疹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疱疹广义上是指疱疹病毒科病毒所致疾病。目前已知在这科中有八种病毒可造成人类疾病,这类病毒被统称为人类疱疹病毒。其中常见的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可侵犯人体多个器官。单纯疱疹系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多侵犯皮肤黏膜交界处,皮疹为限局性簇集性小水疱,病毒长期潜伏和反复发作为其临床特征。人类是单纯疱疹病毒的天然宿主;口腔、皮肤、眼、会阴、神经系统等是易受侵犯的部位。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3、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不吃、少吃生冷食物,如冰激凌、沙拉、卤菜、凉拌的食物等,防止病从口入。
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多喝水,喝开水;喝水的杯子常洗、保持洁净。
不随地吐痰,用过的纸巾及时处理;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经常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勤剪指甲,贴身衣物常换洗;勤晒被子,勤洗澡。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
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患病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防止因发热失去体液脱水。平时尽量让宝宝待在家里,避免去公共场所,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
宝宝的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疱疹破裂局部可涂抗菌素软膏;宝宝的毛巾、手帕、水杯、牙刷、玩具、餐具及衣物等要衣时消毒。
宝宝可能因发热、口腔疱疹不愿进食,所以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多吃流食。禁食冰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大些的患儿饭前、饭后要用淡盐水漱口;太小的宝宝可用消毒棉棒蘸淡盐水轻轻擦拭口腔。如果口腔内的溃疡引起疼痛,可将鱼肝油或维生素B2片剂研成粉,涂在口腔患处,促使糜烂愈合,防止继发感染。
患儿一般发低热,可让宝宝多饮水,无需特殊处理;如果体温超过38.5℃,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出现恶心、呕吐、烦躁、发热、精神状态变差、嗜睡、厌食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的食疗方
1、紫草二豆粥
紫草根、绿豆、赤小豆、粳米、甘草各适量,煮粥口服。
功效:紫草根清热凉血,透疹解毒;甘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此粥既香甜可口,又可治疗疾病。
2、荷叶粥
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吃。
功效:鲜荷叶理脾活血,祛暑解热。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
说到手足口病,很多家长都是谈病色变。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造成的疾病,传染性非常强,最容易在五岁以下的婴幼儿之间发生传染。看着孩子得病,最难受的是父母,所以大家首先要知道手足口病早期都有什么样的症状,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的情况应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因为如果手足口病护理不得当,引发重病的话,分分钟会有死亡的危险,甚至痊愈后也会留下后遗症。都说要防患于未然,家长平时应注意孩子的卫生问题并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到了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更加不可疏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