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炎檢查項目
陰道炎檢查項目
陰道炎臨床上以白帶的性狀發生改變以及外陰瘍癢灼痛為主要臨床特點,性交痛也常見,感染累及尿道時,可有尿痛、尿急等症狀。
1、內診
對于有性經驗的女性,婦產科醫生就會采用內診,也就是請女患者躺在檢查臺上,必須把內褲脫下,然后將腳跨在一個特定的支架上,醫生再利用帶著手套的食指和中指,輕輕插入你的陰道,觸摸子宮頸的地方,同時利用另外一只手按壓腹部,就可檢查出到底子宮有無增大,或是輸卵管、卵巢有無腫大或腫瘤的現象。這個步驟對于已經有性經驗的人比較合適,沒有性經驗的人因有傷到處女膜的顧忌,醫生一般就不會做了。
2、白帶常規
白帶是陰道粘膜滲出物、宮頸管及子宮內膜腺體分泌物等混合組成,其形成與雌激素的作用有關。一般的白帶常規化驗單有如下6個檢測項目:
2.1、pH值青春期后由于卵巢性激素的刺激,使粘膜上皮細胞內含有豐富的動物淀粉,經陰道桿菌分解作用后變成乳酸,以致陰道內分泌物呈弱酸性,可防止致病菌在陰道內繁殖,這是陰道的自凈作用。化驗時常用pH值來表示酸堿度,正常時pH為4.5,患有滴蟲性或細菌性陰道炎時白帶的pH值上升,可大于5~6。
2.2、陰道清潔度可分為4級:
Ⅰ度:顯微鏡下見到大量陰道上皮細胞和大量陰道桿菌。
Ⅱ度:鏡下見有陰道上皮細胞,少量白細胞,有部分陰道桿菌,可有少許雜菌或膿細胞。
Ⅲ度:鏡下見有少量陰道桿菌,有大量膿細胞與雜菌。
Ⅳ度:鏡下未見到陰道桿菌,除少量上皮細胞外主要是膿細胞與雜菌。
注:Ⅰ~Ⅱ度屬正常,Ⅲ~Ⅳ度為異常白帶,表示陰道炎症。
2.3、霉菌與滴蟲白帶經過處理后在顯微鏡下可以根據其形態發現有無滴蟲或霉菌,如存在滴蟲或霉菌不論其數量多寡均用“+”來表示,“+”這一符號只說明該婦女感染了滴蟲或霉菌,并不說明其感染的嚴重程度。
2.4、胺試驗:患細菌性陰道病的白帶可發出魚腥味,它是由存在于白帶中的胺通過氫氧化鉀堿化后揮發出來所致。
2.5、線索細胞:線索細胞是指細菌性陰道炎患者有許多桿菌凝聚在陰道上皮細胞邊緣,在懸滴涂片中見到陰道上皮細胞邊緣呈顆粒狀或點畫狀致使模糊不清者即為線索細胞,它是細菌性陰道病的最敏感最特異的體征,臨床醫生根據胺試驗陽性及有線索細胞即可做出細菌性陰道病的診斷。
3、細菌培養檢查(BV檢測)
取陰道分泌物作涂片檢查,20分鐘出結果,可檢測出細菌性陰道炎的致病菌。如果沒有霉菌、滴蟲,清潔度為3度以上,需要檢測。
4、支原體衣原體檢測:
取宮頸黏液檢測,可確診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的非淋菌性陰道炎。如果有性生活,特別是性交疼痛者,小腹墜脹者,有2個以上性伴侶者,持續用藥不好轉或反復發作者,宮頸糜爛者,都需要檢查。處女一般不會感染,無需檢查,當場出結果的多為騙人。
5、藥敏試驗
如果確診為非淋菌性陰道炎,這個實驗很重要,以選擇適合你的抗生素,藥物敏感試驗:S-敏感,M-中敏,R-耐藥。
細菌性陰道炎診斷標準四項
1、陰道分泌物呈灰白色,很粘稠,甚至象面糊狀,均勻一致,但不是膿性分泌物,量多少不定。
2、分泌物中胺含量特別高,故呈魚腥味,性交時或活動后往往因促進胺釋放而使氣味加重,分泌物中加入10%氫氧化鉀后也可釋出胺味。
3、陰道分泌物的濕涂片中可檢出經線索細胞。
4、陰道分泌物中的PH值增高,PH范圍5.0-5.5,而正常人為4.5-4.7。
如何預防陰道炎
1、穿棉質內褲并勤換;清洗外陰的毛巾和盆要單獨分開;洗后的內褲要 放在太陽下暴曬,不要晾置于衛生間內。
2、穿著衣物須透氣,不要連續穿著連褲襪或緊身牛仔褲。
3、大便后擦拭的方向應由前至后,避免將肛門處的念珠菌帶至陰道。
4、如果以前喜歡穿著泳衣坐在泳池邊聊天,那以后可得改改了,在公共泳場、浴室這樣的地方都不要隨便坐,公共馬桶也不例外。
5、請盡量保持開朗心情,因為心理原因也會降低身體免疫力,使念珠菌乘虛而入。
6、不要隨便用消毒劑或各種清潔劑頻繁沖洗外陰和陰道。清洗陰部的最好用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