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血吸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目前我国要积极防控的四大重大传染病之一,每年的4~10月为高发期。
发热是急性血吸虫病的突出症状,病人绝大多数会肝脏肿大,伴有压痛。感染较重或反复感染者可出现脾肿大,若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消瘦、贫血、营养性水肿和腹水症状,严重的会导致死亡。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血吸虫病在一般情况下,除医疗确诊外,也可以通过一些症状判断。如果得了急性血吸虫病,有咳嗽、高热、腹痛、腹泻、脓血便和肝肿大等症状;如果是慢性病人,轻者常无明显感觉,但有的会出现不同程度贫血、营养不良和慢性腹泻;而晚期病人则主要表现为肝脾明显肿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以及生长发育障碍等。此外,还有明显消瘦、乏力,从而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和生育能力。
具体血吸虫病的症状有哪些?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1、侵袭期。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
2、急性期。临床上常有如下特点:发热为本期主要的症状,发热的高低,期限和热型视感染轻重而异。胃肠道症状常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黏液。肝脾肿大。肺部症状咳嗽相当多见,可有胸痛,血痰等症状。
3、慢性期。多因急性期未曾发现,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多次少量重复感染等原因,逐渐发展成慢性。本期一般可持续10~20年,因其病程漫长,症状轻重可有很大差异。
4、晚期。病人极度消瘦,出现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张等晚期严重症状。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血吸虫病,主要通过被病人或病畜的粪便污染的水源传播,当健康人接触了含有大量血吸虫尾蚴的疫水时,血吸虫尾蚴即可侵入皮肤,就可能造成人或哺乳动物感染发病。
即病人或病畜的粪便进入有钉螺存在的疫水,宿主因接触疫水而传播。因此,血吸虫病病人或病畜的粪便必须经过漂白粉消毒处理。
那么该如何预防血吸虫病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方法。
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方法
1、不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进行游泳、戏水、打草、捕鱼、捞虾、洗衣、洗菜等接触疫水的活动。
2、因生产、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涂抹防护油膏,穿戴防护用品等措施,预防感染血吸虫。
3、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和早期治疗,查出的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
4、生活在疫区的群众要积极配合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组织开展的查螺、灭螺、查病和治病工作,以及对家畜的查病和治疗工作。
5、改水改厕,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保证生活饮用水安全,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是预防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6、急性血吸虫病变化快、症状严重、危险性大,确诊或抢救不及时易造成死亡。如出现持续发热、拉肚子等症状,要及时到当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查。
7、来自湖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江西、云南等流行区的外来流动人口要主动到当地的县(市、区)疾控中心和卫生院接受相关咨询和采血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