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膜炎奈瑟氏菌

什么是脑膜炎奈瑟氏菌

脑膜炎奈瑟菌简称脑膜炎球菌,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播所引起,常在冬末春初季节发病最为流行。人类是其唯一的宿主,可定植在人类的鼻咽部粘膜上。患者以儿童多见,流行是成年人发病亦增多。

一、形态与染色

肾形或豆形革兰阴性双球菌,两菌接触面平坦或略向内陷,直径0.6~0.8μm。人工培养后可成卵圆形或球状,排列较不规则,单个、成双或4个相联等。在孵育24h后的培养物中,常呈现衰退形态,菌体大小较不一致,着色亦深浅不匀。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形态典型。新分离菌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二、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含有血清、血液等培养基中方能生长。最常用的是经80℃以上加温的血琼脂平板;由于血液经热变色似巧克力,故名巧克力(色)培养基。专性需氧,5% CO2 条件下生长更佳。最适生长温度为37℃,低于30℃不生长。最适pH为7.4~7.6。37℃孵育24h后,形成直径1.0~1.5mm的无色、圆形、光滑、透明,似露滴状的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不溶血。在血清肉汤中呈混浊生长。产生自溶酶,人工培养物如不及时转种,超过48h常死亡。自溶酶经60℃ 30min或甲醛液处理均可使之破坏。

三、抗原及分型

脑膜炎奈瑟菌的抗原结构与分类主要分有四种。

1、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

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已分成A、B、C、D、X、Y、Z、29E、W135和L等10个血清群。建立了H、I、K三个新血清群,故总计13个血清群,其中以C群致病力最强。

2、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

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根据菌外膜蛋白组分不同,脑膜炎奈瑟菌各血清群又可分为若干血清型,但A群除外,其所有菌株的外膜蛋白相同。

3、脂多糖抗原

脂多糖抗原与大肠埃希菌间有交叉反应。

4、核蛋白抗原

核蛋白抗原无特异性,与肺炎链球菌者相同。

四、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对干燥、热力、消毒剂等均敏感。在温室中3h即死亡;55℃5min内被破坏。1%石炭酸、75%乙醇或0.1%苯扎溴铵可迅速使之死亡。

五、致病物质

1、荚膜:荚膜可抵抗宿主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细菌对机体的侵袭力。

2、菌毛;菌毛可粘附至咽部粘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

3、内毒素: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病菌侵入机体繁殖后,因自溶或死亡而释放出内毒素。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坏死、出血,故出现皮肤瘀斑和微循环障碍。严重败血症时,因大量内毒素释放可造成DIC及中毒性休克。

六、致病性

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多数人感染后表现为带菌状态或隐性感染。只有少数人发展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引起脑膜炎的主要是A群菌,B群常为带菌状态。尚有少数是C群菌株。主要表现发热,皮肤瘀斑,脑膜刺激症状。

脑膜炎奈瑟氏菌防治

1、消除传染源

脑膜炎奈瑟菌主要经飞沫传播,故就地治疗隔离病人,消除传染源,至少在治疗的头24h应隔离可疑的病人。

2、药物和疫苗

药物和疫苗预防对于降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是安全和有效的,带菌者或易感人群,可用青霉素,利福平,米诺环素进行药物预防,或应用含有A,C,Y,W-135血清型的四价疫苗接种进行免疫预防。

脑膜炎奈瑟氏菌临床表现

1、普通型

潜伏期2~3d,长者可达10d。普通型占90%左右。先有上呼吸道炎症,继而病菌从鼻咽部粘膜进入血流,到达脑脊髓膜,产生化脓性炎症。

2、暴发型

暴发型只见于少数病人,起病急剧凶险,若不及时抢救,常于24h内危及生命。

3、慢性败血症型

慢性败血症不多见,成人患者较多,病程可迁延数日。普通型和暴发型以儿童罹患为主。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