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

乙肝的概述

1、定義

慢性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程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者。臨床表現為乏力、畏食、惡心、腹脹、肝區疼痛等症狀。肝大,質地為中等硬度,有輕壓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異常或持續異常。根據臨床表現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而慢性乙肝攜帶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無慢性肝炎症狀,1年內連續隨訪3次以上血清ALT 和AST 均無異常,且肝組織學檢查正常者。

2、別稱

慢性乙型肝炎。

3、發病部位

肝臟。

4、傳染性

有傳染性。

5、高發人群

無人群限制。

6、科室

感染科。

乙肝的典型症狀

1、乙肝的典型症狀

1.1、消化道症狀

肝臟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臟分泌的膽汁是食物消化所必需的。肝炎時,膽汁分泌減少,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常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厭油、上腹部不適、腹脹等。

1.2、黃疸

肝臟是膽紅素代謝的中樞,由于膽紅索的攝取、結合、分泌、排泄等障礙,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當血中膽紅素濃度增高以后,膽紅素從尿液排出,使尿液顏色變深。它是黃疸最早的表現。

1.3、肝區疼痛

肝臟內部缺乏痛覺神經,乙肝一般沒有劇烈的疼痛。但肝的表面有一層很薄的膜,稱肝包膜,肝包膜上有痛覺神經分布,當肝臟發炎腫大時,肝包膜緊張,痛覺神經受刺激,因而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適、隱痛。

1.4、肝脾腫大

由于炎症、充血、水腫、膽汁淤積,乙肝常有肝臟腫大。如果慢性炎症期不愈,反復發作。肝內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肝臟質地變硬。

1.5、全身症狀

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體力不支,容易疲勞,打不起精神,其原因可能是肝功能受損,進食減少,食物消化吸收障礙,營養物質攝入不足。

2、乙肝的分類

2.1、按病程長短分類

乙肝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機體后所引起的疾病,可分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而慢性肝炎一般是指急性肝炎病程超過半年者。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的治療原則不同,預后也有很大差異,因此判斷是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對疾病的診治十分重要。

2.2、按病情輕重分類

可分為乙肝攜帶者、慢性乙肝、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等等。其中,乙肝攜帶者分慢性HBV-DNA(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攜帶者、非活動性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慢性乙肝可分為輕、中、重度;肝炎肝硬化又分為代償期肝硬化和失代償期肝硬化;重型肝炎又可分為急性重型肝炎、亞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

2.3、按有無出現黃疸

可分為黃疸型和無黃疸型,該分型多針對于急性乙型肝炎,即急性黃疸型乙肝和急性無黃疸型乙肝。

乙肝的病因病機

1、乙肝的病因或發病機理

人體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機體免疫功能不同,從而病程發展也不同。如果機體的免疫功能被激活,但處于低下狀態,機體對已感染病毒的肝細胞反復攻擊,但是又不能完全清除之,導致肝組織慢性炎症反復發作,這就是慢性乙肝。

病毒性肝炎時肝外系統表現的發生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病毒的侵犯及機體對病毒感染的反應。②免疫復合物的形成和沉積。③機體細胞免疫反應引起的病變。④繼發于肝實質損害的影響。

2、乙肝的流行病學

乙肝主要經血或血制品傳播,凡含有HBV的血液或體液.可通過破損的皮膚和粘膜進入人體而感染。乙肝發病無明顯季節性。一般為散發,無水型和食物型暴發或流行。

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三種:

2.1、母嬰傳播:即由攜帶乙肝89006006.com病毒的孕婦傳染給自己的孩子。

2.2、性接觸傳播:夫妻中一方帶病毒時,可通過夫妻生活傳染給對方;性亂和賣淫嫖娼最易傳播。

2.3、經血液傳播:輸血、使用沒消毒或消毒不徹底的注射器和針頭、以及撥牙、穿耳、紋身、共用牙刷或剃須刀都可能造成乙肝傳播。

乙肝不會由一般社交接觸傳播:如共用辦公用品、一起游泳、擁抱握手、共用衛生間等。

乙肝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乙肝鑒別診斷之肝功能:

肝功能指標有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膽堿酯酶(CHE)、轉肽酶(GGT)、血清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凝血酶原活動度(PA)等等。根據以上指標可以綜合判斷病情處于什么階段,是輕度,還是重度。所以肝功能的鑒別診斷很重要,也是常用的乙肝的鑒別診斷方法。

2、乙肝鑒別診斷之B超:

通過定期鑒別診斷B超,可了解肝臟大小形態、回聲情況、門脈內徑、脾臟厚度和有無腹水,可以判定病情是否向肝硬化方向轉變,或有無占位病變發生。因此B超鑒別診斷也是乙肝的鑒別診斷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種。

3、乙肝鑒別診斷之乙肝病毒HBV-DNA:

反映乙肝病毒復制的“金指標”,能了解體內病毒的復制能力和其傳染性,有助于治療方案的選擇以及抗病毒療效的判斷。是乙肝的鑒別診斷方法中經常使用的。

乙肝的并發症

心血管病變:如心肌炎、心包炎、結節性動脈周圍炎等。

腎臟病變:比較多見。

血液系統病變:主要是再生障礙性貧血與溶血性貧血。

消化系統病變:早期胃腸粘膜出現炎性改變,故有上腹不適、惡心、嘔吐等症狀。

急性胰腺炎:多見急性水腫性胰腺炎,主要發生于重型肝炎病人,原因不明。

精神神經系統病變:神經系統受累以顱神經受累為常見,還可出現嗅覺、味覺障礙,聽覺喪失,前庭功能紊亂,三叉神經感覺障礙及顏面和舌咽神經受累。尚可發生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末梢神經炎及Barre氏綜合症等。

關節炎:受累關節常為單個,也可為多個,早呈對稱性,以肘、腕、膝關節為多見,疼痛并不劇烈,頗類似游走性風濕性關節炎。

皮膚病變:以蕁麻疹多見,其次是紅旗、斑丘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偶見紅斑性結節及猩紅熱樣疹。

維生素缺乏症:慢性肝炎常有維生素D缺乏,并由此繼發鈣和磷的缺乏,導致骨軟化、骨胳疼痛,甚至骨折等。

甲狀腺功能改變:主要發生甲狀腺功能障礙。

干燥結合症:包括干性角膜炎、口腔干燥及一種結締組織疾病(常見者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全身性紅斑狼瘡。

乙肝的防治方案

1、乙肝的預防方法

乙肝疫苗預防,它是乙肝的預防方法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采用人工注射疫苗或注射高效價免疫球蛋白的方式,前者稱為主動免疫,后者稱為被動免疫。

2、乙肝的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飲食療法。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