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傳播途徑

乙型肝炎傳播途徑

1、乙型肝炎傳播途徑

母嬰傳播:母嬰傳播是最重要的傳播途徑。母嬰傳播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垂直傳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傳播。主要是在圍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觸水平傳播。

醫源性傳染:在醫院的檢查治療過程因使用未經嚴格消毒而又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污染的醫療器械引起感染的,這個叫醫源性傳播,包括手術、牙科器械、采血針、針灸針和內鏡等。

輸血傳播:輸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輸血后乙型肝炎的發生。

破損的皮膚黏膜:包括一起生活當中只要皮膚黏膜有受到損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

性傳播:乙肝患者可以通過性傳染,性傳播也是屬于體液傳播的一種。另外接吻也能傳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損了也有這種可能性。在家庭中,夫妻間如有一人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攜帶者,另一方一定要接種乙肝疫苗,獲得抗體;在日常生活中還要做好各項預防措施。

2、急性乙型肝炎的治療

早期嚴格臥床休息最為重要症狀明顯好轉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原則,治療至症狀消失、隔離期滿、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經1~3個月休息,逐步恢復工作。飲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為宜應含多種維生素,有足夠的熱量及適量的蛋白質,脂肪不宜限制過嚴。

急性乙肝最有效的治療就是抗病毒治療另外就是以適當休息和合理營養為主,根據不同病情給予適當的藥物輔助治療,同時避免飲灑、使用肝毒性藥物及其他對肝臟不利的因素。

3、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

提高生活品質是乙肝治療的終極目標。眾所周知,乙肝病毒很難被徹底消滅。無論是干擾素還是核苷酸類似物都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短期治療(≤1年)停藥后,患者的HBV-DNA水平可能會出現大幅度反彈,導致乙肝復發。乙肝抗病毒最忌諱早停藥,擅自停藥或換藥很可能會造成病情惡化,最終造成療效不佳,加重疾病進展。因此,大家在治療期間一定要做到長期用藥、規范用藥。

乙型肝炎如何判斷

1、看大小便:孩子經常腹瀉,大便不成形,顏色變淺,變得像白陶土一樣;或者小便呈深黃色,看上去像濃茶水一樣,有時尿液沾在衣服上,會留有黃色的痕跡等,這些都是黃疸型肝炎的早期症狀。

2、看上腹部是否疼痛:孩子患有肝炎,肝臟發生腫大時,會表現出右上腹有隱痛或連續性脹痛感,疼痛感在夜間尤為嚴重。個別肝炎患兒會表現為脾臟腫大,并伴有脾區疼痛,常用手自覺不自覺地按撫上腹部。發現孩子有捂肚子的動作,細心的媽媽就要詳細問問孩子“哪里疼”,還要親自動手摸摸,確定疼痛的部位。

3、看面色:主要是觀察孩子的面部是否發黃,特別是鞏膜和結膜(白眼球)是否發黃,接著就要看是否有周身皮膚發黃等,一旦發現黃疸體征,就應及時帶孩子去做相關的檢查。

乙型肝炎如何預防

1、注射用品及醫療器械要嚴格消毒,僅用75%酒精浸泡,擦抹是殺滅不了乙肝病毒的,從而達到預防目的。

2、把好輸血、血液制品質量關。用最靈敏的檢查方法過篩輸血的血源和血液制品是否含有乙肝病毒,防止輸入人體;要隨時檢查職業獻血員的健康狀況,發現有乙肝感染標志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不能獻血,這也是預防乙肝的常用方法。

3、切斷唾液傳播。在50~80%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的唾液中可以抓到乙型炎病毒,給孩子嘴對嘴地喂食物是個壞習慣,應該制止,這是預防乙肝疾病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4、阻斷母嬰傳播。如果能完全防止母嬰傳播,就可以使我國乙肝表面抗攜帶者人數減少1/3。目前全國有1億多表面抗原攜帶者。防止母嬰傳播的最好方法是新生兒出生后馬上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在1個月、2個月及3個月時各注射1支乙肝疫苗。如果沒有乙肝免疫球蛋白,單純注射乙肝疫苗效果也很好,方法是在出生時,生后1個月、2個月各注射1支乙肝疫苗。

5、防止乙肝經糞—→口途徑傳播的要點與甲肝基本相同。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