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猝死的概述
1、定义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也叫急死,即看来貌似健康的人或病情经治疗后已稳定或正在好转的患者,在很短时间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学者主张为1小时。许多疾病、剧烈运动、某些药物等都可以造成猝死,其中多数是心源性猝死。
2、别称
CHD,心性猝死综合征
3、发病部位
心脏、颅脑
4、传染性
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
所有人群
6、科室
心胸外科、急诊科、心内科
猝死的典型症状
1、猝死的典型症状
1.1、心音消失;
1.2、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1.3、意识突然丧失,若伴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可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恢复,持续时间长可致死;
1.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
1.5、昏迷;
1.6、瞳孔散大。
判断心跳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心源性猝死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有3种类型:室颤、窦性静止及心脏电机械分离。
2、猝死的分类
2.1、心血管疾病猝死(冠心病等), 约40-50%;
2.2、呼吸系统疾病猝死(支气管哮喘等), 约16-22%;
2.3、神经系统疾病猝死(脑血管疾病等), 约15-18%;
2.4、消化系统疾病猝死(消化道出血等), 约8-10%;
2.5、泌尿生殖疾病猝死(异位妊娠等), 约5-10%;
2.6、其他疾病猝死(过敏及猝死综合征等),约5- 8%。
猝死的病因病机
病因:
1、颅内病变
1.1、颅内感染,包括各种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脑炎、脑膜炎、脑脓肿。
1.2、颅内肿瘤。
1.3、颅脑外伤。
1.4、脑寄生虫病,如脑吸血虫病、脑囊虫病、脑肺吸虫病、脑型疟疾等。
1.7、其他疾病。
发病机理:
2.1、大脑缺氧和缺血
脑组织对血和氧的需要比体内其他组织大,且对缺氧和缺血的耐受性最差,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严重感染时,常引起全身微血管痉挛及凝血机制障碍,影响脑部微循环。脑动脉阻塞、脑血管痉挛、心源性缺血综合征、一氧化碳中毒和窒息也造成脑细胞缺血、缺氧,使脑细胞功能发生紊乱而引起抽搐。
2.2、遗传素质
原发性癫痫患者。并无上述病理改变及代谢异常。其子女癫痫发病率远远高于一般人,而且亲属的脑电图异常也比一般人高5倍,这些情况说明癫痫与遗传有关。具有遗传素质的患者,由于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当出现一过性或周期性的癫痫阈降低时,便产生痈性抽搐。癫痫的遗传因素可能属于部分规则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类型。
猝死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诊断: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可以作诊断。
鉴别:1、心脏病
冠心病是老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文献显示,我国因冠心病猝死平均发生率为28.7/10万,占冠心病总死亡率的45.1%。这些死亡者生前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常堵塞严重,平常重视不够或受医疗条件限制,不少人几乎没做过心电图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而未被确诊,疾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常在某些诱因下发生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容易导致猝死。此外,其他心脏病,如心肌缺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瓣狭窄、恶性心律不齐等,也是导致猝死的原因。
2、肺栓塞
由于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结合死者尸检表明,近年来,肺栓塞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老年猝死的病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老年人大多存在血液高凝状态,相当一部分患者有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或血栓形成。有的因病卧床时间长,活动少,也容易发生肺栓塞。一旦发生肺动脉较大分支的堵塞,即可出现致命性的后果,抢救成功率也低。
猝死的并发症
老年人心脏猝死
猝死的防治方案
1、猝死的预防方法
为了降低猝死的发生率,建议对处于心肌梗死急性期的病人切勿做切割磁力线的快速运动,以减少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
对于静息状态的猝死的预防,首先应防止心肌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增加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以增加抗心电干扰能力,同时也要尽力减少或避免电磁波的干扰。
肺部感染的防治: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预防肺部感染。
脑缺氧的防治:为减轻心脏停搏对脑组织的损害,应尽早防治脑水肿。具体方法:应争取尽早(在5分钟内)用冰帽保护大脑,作选择性的头部降温。
肾功能不全的防治:尽快纠正休克或低血压,纠正酸中毒,早期应用利尿脱水剂如:甘露醇、速尿等。
2、猝死的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
猝死的抢救:一旦作出猝死的诊断、应立即进行抢救。
2.1、心肺复苏。
叩击心前区:在心前区用拳叩击三下,对刚发生心脏停搏病人,部分可复跳,如不复跳,可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术者以左后掌根部置于病人胸骨的下半段的2/3处,将右手掌放在左手背上,双手有节奏地按压,借助身体下压的力量,有节奏地每分钟按压60-70次,避免用力过大引起肋骨骨折。
口对口人工呼吸:术者一手托起病人颈部,使头部尽量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另一手捏住病人鼻孔,深呼吸后对准病人的口用力吹出,每分钟12次(每按压心脏4-5次,作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
2.2、心肺复苏后的处理。
心律失常的处理: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伴发心搏骤停可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药物治疗无效时,可用人工心脏起搏。
低血压的处理:对低血压本身可静脉滴注间羟胺或多巴胺或并用氢化考的松。
心力衰竭的处理:可根据病情及有无服用洋地黄制剂情况,给予西地兰或地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