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的概述

1、定义

“心律不齐”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超过了一般范围。心脏自律性异常或传导障碍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

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过度疲劳、严重失眠等常为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心律失常特别多见于心脏病患者,也常发生在麻醉、手术中或手术后。

2、症状部位

心脏。

3、症状科室

心内科。

4、常见病因

4.1、心律不齐是由于心脏病变导致心脏博动异常的病理现象。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自律性异常或传导障碍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过度疲劳,严重失眠等常为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

4.2、当控制心脏搏动的电信号遇到延迟或者阻滞的时候,就会发生心律不齐。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产生心脏电信号的特殊神经细胞不能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心脏电信号在心脏中不能正常传递。

4.3、引起心律不齐的原因还有压力,抽烟,酗酒,活动过量,吸食毒品(比如可卡因或安非他命类毒品),服用某些非处方药物,咖啡因或尼古丁摄入过量等。

心律不齐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心律不齐的出现会有较多的症状出现,患者会出现胸闷、头晕、气急、胸痛、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抽搐、昏迷等症状发生,而且轻微的心律不齐是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的,当前心律不齐的发病机制的复杂,而心脏病的发作及能够破坏心电系统的潜在条件都会诱发心律不齐的出现,而潜在的条件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是不足、风湿性心脏病等。

有较多的人遇到控制心脏搏动的电信号发生延迟或者是阻滞的时候,会诱发心律不齐的出现,带给患者特别多的困扰和痛苦,如果出现这些情况的话,有可能会出现心脏电信号的特殊神经细胞工作受到了波及,而另一方面心脏电信号在心脏中往往不能正常的传递,影响到了患者心脏的健康。

不良的情绪也会导致心律不齐的出现,而生气导致的心律不齐心电图要比一般心律不齐混乱,而且特别的不稳定,所以说是致命的。另外引发心律不齐的原因还有抽烟、压力、活动过量、酗酒、吸食毒品(比如可卡因或安非他命类毒品)、咖啡因或者是尼古丁摄入过量等。

心律不齐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心律不齐的检查方法

1.1、血常规

心律失常伴血常规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甲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继发性心律失常;也可预示心律失常非常严重,已造成肾功能衰竭,导致肾性贫血。

1.2、尿常规

尿常规异常,提示可能存在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造成的继发性心律失常。若尿中伴微量蛋白尿,提示心律失常合并肾脏早期损害,治疗重点除降压外,应改善肾功能。

1.3、空腹血糖

这个检查的意义在于及时发现糖尿病,若患者存在糖尿病肾病,初诊心律失常可能是糖尿病造成的。心律失常合并糖尿病是危险的组合,发生心血管危险是普通人群的4~8倍,总死亡率增高4~5倍。

1.4、血脂

如果异常,则提示心律失常可能合并冠心病、脑梗塞等,易诱发心脑血管恶性事件,建议这部分患者详细检查,即使检查后未发现心脑血管疾病,也应给予降压调脂治疗,否则冠心病、脑卒中会高发。

1.5、血钾

心律失常伴低血钾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而伴高血钾提示肾功能异常,可针对诊断,选择特殊治疗。

1.6、血尿酸

心律失常伴高血尿酸提示心律失常可能是痛风性肾病造成的。需要注意的是,心律失常伴高血尿酸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在治疗时,不要应用双氢克尿噻等增加尿酸的药物。

2、心律不齐的诊断鉴别方法

2.1、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应包括较长的Ⅱ或V1导联记录。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房室独立活动时,找出P波与QRS波群的起源(选择Ⅱ、aVF、aVR、V1和V5、V6导联)。P波不明显时,可试加大电压或加快纸速,作P波较明显的导联的长记录。必要时还可以用食管导联或右房内电图显示P波。经上述方法有意识地在QRS、ST和T波中寻找但仍未见P波时,考虑有心房颤动、扑动,房室交接处心律或心房停顿等可能。通过逐个分析提早或延迟心搏的性质和来源,最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2.2、动态心电图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

2.3、有创性电生理检查除能确诊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的性质外,还能在心律失常发作间歇应用程序电刺激方法判断窦房结和房室传导系统功能,诱发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确定心律失常起源部位,评价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效果,以及为手术、起搏或消融治疗提供必要的信息。

2.4、信号平均心电图又称高分辨体表心电图,可能在体表记录到标志心室肌传导延缓所致局部心肌延迟,除极的心室晚电位。心室晚电位的存在为折返形成提供了有利基础,因而记录到心室晚电位的病人,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发生的危险性相应增高。

2.5、运动试验可能在心律失常发作间歇时诱发心律失常,因而有助于间歇发作心律失常的诊断。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致心室内传导减慢的药物)治疗后出现运动试验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是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现。

心律不齐的危害

1、心律不齐可使血液循环失常:当发生心律失常时,心房和心室收缩程序改变,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虚、胸闷、无力等症状。

2、心律不齐较严重可致窦性停博、窦房阻滞和心动过缓,出现心动过速综合症(又称慢-快综合症)。

3、心律不齐可导致猝死:发生猝死较好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瘁死的发生率较好高。

心律不齐的防治方法

1、心律不齐的预防方法

1.1、自我监测

在心律不齐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心律失常的预防需要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1.2、心情愉快

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避免情志所害,减少发病。所以生活中应尽量乐观豁达、怡情悦志、修身养性,让心境保持平和。已经患病的人要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

1.3、劳逸适度

这是保证人体血脉调达、气机通畅、五脏安和的重要条件。病情较轻的心律失常患者可适当的进行体力活动,避免高强度锻炼和剧烈活动。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或进行简单轻微的保健运动。

1.4、适宜环境

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保证工作学习的正常进行,促进健康长寿。人类适宜的生活环境应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良好的植被,充沛的阳光,室内通风良好,采光合理,物品干净整齐。

1.5、合理作息

养生的基本要求是起居有常,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只有做到生活规律,起卧有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养神气,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1.6、科学饮食

饮食应因人而宜,营养全面,五味调合。就餐也要定时、定量、卫生,少食多餐并避免过度油腻、肥甘厚昧和生冷,做到戒烟限酒。适量补充益心气、养血、养心阴的食物,如山药、莲子、小米、大枣、龙眼、胡桃等。

1.7、合理用药

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心律不齐的预防必须按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2、心律不齐的治疗方法

2.1、预防诱发因素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2.2、稳定的情绪,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

2.3、自我监测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

2.4、合理用药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2.5、定期检查身体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2.6、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