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看什么科

丹毒看什么科

1、丹毒看什么科

丹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科疾病,在临床上是应该挂皮肤科的。主要是由于病毒的感染引起的,患者局部出现红色的斑点,同时会伴随一些疼痛、发烧等等,与患者的免疫力低下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早期疾病的正确诊断是很重要的,应该注意与一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比如说带状疱疹,蜂窝织炎等。要求医生要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希望能够对症治疗。

2、怎样预防丹毒的发生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也是特别关键的,预防丹毒就要先从饮食上调理,丹毒的发生一部分也是由于上火严重造成的,那么,平时饮食就要以清淡为主了,不要吃那些容易上火的东西,比如羊肉啊,辣椒啊,海鲜水产之类的,那些都是可以引发丹毒的发生。

其次就要注意个人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澡泡脚,常换袜子,比如丹毒经常发生在下肢时就要注意这些了。再有就是要避免经常挖鼻孔,挖鼻孔也会造成丹毒的发生。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要改善。

3、丹毒怎么处理

注首先注意休息,饮食忌酒,辛辣刺激,下肢的丹毒尽量少走动,适时抬高,有利消肿,有足癣同时治疗,有局部破损的需处理局部伤口。

局部外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或者10%鱼石脂软膏涂于患处,有水泡的地方,先用注射器抽除,再用0.1%依沙吖啶液湿敷。

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先静脉点滴1周,然后再口服一周,青霉素类效果良好。

丹毒有哪些并发症

一般来说丹毒的症状表现十分的明显,大家可以自我诊断。丹毒的并发症很少见,通常不会引起什么并发症。下面我们来对丹毒的症状了解下。

一般患者没有什么丹毒并发症,只有少数的没有及时治疗丹毒的患者,可以出现肾炎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丹毒并发。

丹毒发病前有全身不适、寒战、恶心等症状,继而局部出现边界的水肿性鲜红斑,迅速向四周扩大,皮损表面可出现水疱,自觉灼热疼痛,可伴发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多见于颜面及小腿部,面部丹毒损害发病前常存鼻前庭炎或外耳道炎,小腿损害常与脚癣有关。并常有复发倾向,复发时症状往往较轻。婴儿丹毒多见于腹部,脐部感染有关。愈后遗留有色素沉着。

丹毒需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织炎鉴别。丹毒多发部位是面部和下肢;起病急,常有寒战、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白细胞增高。局部出现肿状红疹,色呈玫瑰,形态不规则,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略隆起,时有水泡,压可褪色,有烧灼感,炎症向四周扩散,中心部逐渐褪色呈棕黄色,有落屑。丹毒病人区域淋巴结肿大,伴疼痛及压痛。

丹毒的临床表现

丹毒发病急剧,常先有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婴儿有时可发生惊厥。继而在患部出现水肿性红斑,境界清楚,表面紧张灼热,迅速向四周扩大。有时损害部位可发生水疱。自觉灼热疼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多,好发于小腿及头面部,婴儿常好发于腹部,其它任何部位亦有发生。多呈急性经过,全身症状和皮损一般在4日-5日达高峰,若不积极治疗,尤其婴儿、年老体弱的病人,常可发生肾炎、皮下脓疡及败血症等并发症。皮疹消退时,局部可留有轻度的色素沉着和脱屑。

丹毒临床上由于其表现不同,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在红斑肿胀处发生水疱者,称为水疱性丹毒;形成脓疱者,称为脓疱性丹毒;炎症深达皮下组织引起皮肤坏死的,称为坏疽性丹毒;皮损连续扩大且呈岛屿状蔓延的,称为游走性丹毒。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