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病原体检查临床意义

阴道病原体检查临床意义

1、临床意义

常见的阴道炎有细菌性阴道炎、病毒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分别由淋病奈瑟菌、阴道加德纳菌、肠球菌、生殖道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疮疹病毒、人类细小病毒、白色念珠菌、梅毒螺旋体等感染所致。

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感染性质,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厌氧菌等所致阴道炎属非传染性;由梅毒螺旋体、淋病奈瑟菌、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念珠菌、滴虫等引起的属性传播性疾病,有一定的传染性。

2、注意事项

取材所用消毒的刮板,吸管或棉拭子应清洁干燥,不粘有任何化学药品或润滑剂。取分泌物时阴道窥器不涂润滑油(必要时可涂生理盐水润滑),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3、相关疾病

瘙痒症,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阴道毛滴虫病,霉菌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外阴炎,霉菌性外阴炎,产褥感染,阿米巴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相关症状阴道粘连甚至闭锁,外阴下坠感,阴道流出黄色或血性带臭味的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增多,性交疼痛 ,绝经 ,月经量多,外阴痛,产后出血。

4、正常值

正常阴道分泌物无致病性病原体。对那些正常菌群病原体,如念珠菌、肠球菌等应做菌落计数,当大于一定的细菌数才有临床价值。

阴道炎的病因

阴道炎即阴道炎症。正常健康妇女阴道由于解剖组织的特点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如阴道口的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阴道上皮细胞在雌激素的影响下的增生和表层细胞角化,阴道酸碱度保持平衡,使适应碱性的病原体的繁殖受到抑制,而颈管黏液呈碱性,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症。

正常情况下有需氧菌及厌氧菌寄居在阴道内,形成正常的阴道菌群。任何原因将阴道与菌群之间的生态平衡打破,也可形成条件致病菌。临床上常见有: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幼女性阴道炎。

病因

1、细菌性阴道病

正常阴道内以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占优势。细菌性阴道病时,由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及厌氧菌等增加所致的内源性混合感染。

2、念珠菌性阴道炎

2.1、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酸性环境易于生长,为双相菌(酵母相、菌丝相)。

2.2、患者阴道pH在4.0~4.7,常<4.5。

2.3、条件致病菌(酵母相→菌丝相)。

2.4、常见诱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

2.5、其他诱因:胃肠道假丝酵母菌、着紧身化纤内裤、肥胖者。

3、滴虫性阴道炎

3.1、阴道毛滴虫适宜在温度25℃~40℃、pH5.2~6.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

3.2、月经前后阴道pH改变,月经后接近中性,滴虫易繁殖。

3.3、患者的阴道pH一般在5.0~6.5,多数>6.0。

3.4、寄生于阴道、尿道或尿道旁腺、膀胱、肾盂、男方包皮褶皱、尿道、前列腺。

3.5、常与其他阴道炎并存。

4、老年性阴道炎

绝经后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阴道内pH增高,局部抵抗力降低,其他致病菌过度繁殖或容易入侵引起炎症,以需氧菌为主。

5、幼女性阴道炎

因婴幼儿外阴发育差、雌激素水平低及阴道内异物等造成激发感染所致,常见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及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