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1、佝偻病的早期症状之头部

颅骨软化:为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多见于3~6月婴儿。

头颅畸形:“方颅”、“鞍状头”或“十字头”。

前囟大:闭合迟,可迟至2-3岁才闭合。

牙齿生长晚:患者的牙齿生长会相对比较晚,有可能会延迟到1周岁的时候才会长出牙齿,也可能到3岁的时候才能长齐所有的牙齿。严重的患者牙齿排列会不争气以及釉质发育不良。

2、佝偻病的早期症状之胸部

肋骨患珠。

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

3、佝偻病的早期症状之四肢及脊柱

腕、踝部膨大,形成佝偻病“手镯”与“足镯”。

下肢畸形“o”形腿(膝内翻),或“x”形腿(膝外翻)。

脊柱弯曲:非常有可能会出现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而且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骨盆畸形,即髋外翻。而且病情严重的女性患儿年后可因骨盆畸形而导致难产。

抬头、坐、站、行走都较晚,关节松弛而有过伸现象,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语言发育落后,贫血。

4、佝偻病的治疗方法

4.1、一般治疗

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品(肝、蛋黄等),多到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激期阶段勿使患儿久坐、久站,防止骨骼畸形。

4.2、补充维生素D

初期每天口服维生素D,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激期口服,连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若不能坚持口服或患有腹泻病者,可肌注维生素D,大剂量突击疗法,1个月后改预防量口服。肌注前先口服钙剂4~5天,以免发生医源性低钙惊厥。

4.3、补充钙剂

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同时服用钙剂。

4.4、矫形疗法

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矫正骨骼畸形。轻度骨骼畸形在治疗后或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矫正,应加强体格锻炼,可作些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例如俯卧撑或扩胸动作使胸部扩张,纠正轻度鸡胸及肋外翻。严重骨骼畸形者外科手术矫正,4岁后可考虑手术矫形。

佝偻病是什么引起的

1、先天缺陷:遗传性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患者缺乏活化维生素D的酶及结合维生素D的受体,致使体内缺乏维生素D或不能应用维生素D。X-连锁性低磷血症性佝偻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低磷血症性佝偻病、X-连锁隐性遗传性低磷血症性佝偻病、遗传性低磷酸酶症等遗传性疾病均因肾曲管清除磷的作用增加造成体内磷的流失进而导致佝偻病。

2、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人乳中钙、磷的比例适当,为2:1,容易吸收。而牛奶中的钙、磷含量虽然较高,但因磷含量过高,反不易吸收。因而,牛奶喂养的小儿中佝偻病的发病率较高。

3、生长发育过快:小儿生长发育过快时,维生素D的需要量大,如供给不足就易发生佝偻病。此外,早产儿原本体内钙、磷储备不足,加上出生后生长发育较快,极易发生佝偻病。

4、慢性疾病:如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及肝、肾疾病,往往影响钙、磷吸收,易导致佝偻病。

儿童佝偻病的预防措施

1、注意母亲的孕期保健

母亲在孕期里,需要加强营养,平时多补充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D的食物,如鸡蛋、瘦肉及动物肝脏等,同时也要注意适当晒太阳,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制剂。

2、母奶喂养

母乳不仅含有抗体,能提高宝宝身体免疫力,同时,母乳中所含的钙、磷比例适当,使奶中的维生素D及钙均易于被宝宝吸收,减少宝宝患佝偻病的可能性。

3、补充维生素D

小儿每天的维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为400-600单位每天如能保证供给这一剂量,多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混合喂养的孩子宜在生后2周开始添加维生素D,家长应仔细计算每天经配方奶或强化奶粉摄入维生素D的剂量后,予以补充;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须补充的剂量。此外,对营养不良、体质较弱及生长发育过快的孩子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防发生佝偻病。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