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脫位的概述

1、定義

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約占全身關節脫位的50%,這與肩關節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關,如肱骨頭大,關節盂淺而小,關節囊松弛,其前下方組織薄弱,關節活動范圍大,遭受外力的機會多等。肩關節脫位多發生在青壯年、男性較多。

2、別稱

肩關節脫位。

3、發病部位

肩部。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青壯年男性。

6、科室

骨科。

肩關節脫位的典型症狀

1、肩關節脫位的典型症狀

1.1、肩腫脹,疼痛,主動和被動活動受限。

1.2、患肢彈性固定于輕度外展位,常以健手托患臂,頭和軀干向患側傾斜。

1.3、肩三角肌塌陷,呈方肩畸形,在腋窩,喙突下或鎖骨下可觸及移位的肱骨頭,關節盂空虛。

1.4、搭肩試驗陽性,患側手靠胸時,手掌不能搭在對側肩部。

2、肩關節脫位的分類

2.1、喙突下脫位

因肱骨頭大而圓,并受胸大肌的牽拉作用,多滑至肩胛盂內側近喙突處,形成喙突下脫位。

2.2、肩盂下脫位

上肢外展位、手掌或肘部著地,外力沿肚骨縱軸向上沖擊,肱骨頭自肩胛下肌與大圓肌之間的軟弱部被推向肩胛盂下方,頂破關節囊形成肩盂下脫位。

2.3、肩關節后脫位

后脫位是較少見的損傷,所以很容易造成誤診。其症狀為肩前變平,上臂處于旋轉中立位或內旋、內收位,外展受限,肩峰下可觸及脫位的肚骨頭,上臂前屈時更明顯。

2.4、鎖骨下脫位

如果暴力較大,肱骨頭再向前移至鎖骨下,形成鎖骨下脫位。

肩關節脫位的病因病機

肩關節脫位按肱骨頭的位置分為前脫位和后脫位。肩關節前脫位者很多見,常因間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時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著地,外力沿肱骨縱軸向上沖擊,肱骨頭自肩胛下肌和大圓肌之間薄弱部撕脫關節囊,向前下脫出,形成前脫位。肱骨頭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脫位,如暴力較大,肱骨頭再向前移致鎖骨下,形成鎖骨下脫位。后脫位很少見,多由于肩關節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關節內收內旋位跌倒時手部著地引起。后脫位可分為肩胛岡下和肩峰下脫位,肩關節脫位如在初期治療不當,可發生習慣性脫位。

肩關節脫位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檢查方法

1.1、體格檢查:臨床常用搭肩試驗進行測試,即患側的手靠胸時,手掌不能搭在對側肩部,表示該試驗陽性,可能存在肩關節脫位,是非常簡便可行的檢查方法。

1.2、其它檢查:鑒于部分肩關節脫位,可能合并肩胛盂損傷、肱骨骨折、肩關節周圍韌帶、撕裂和損傷,應通過X線攝片、CT、核磁共振等檢查手段進一步確診,再選擇合適的方法治療。

2、診斷鑒別

2.1、有肩部或上肢外傷史。

2.2、根據上述症狀和體征。

2.3、X線攝片可明確脫位類型及有無骨折。

本病需與肩周炎進行鑒別,肩周炎與肩關節脫位均有肩部的劇烈疼痛和肩關節功能明顯受限。但肩周炎是一種慢性的肩部軟組織的退行性炎症,早期以劇烈疼痛為主,中晚期以功能障礙為主。而肩關節脫位則多有急性損傷史,如過力或突發暴力的牽拉及沖撞,跌倒時手掌和肘部著地,由于突然的暴力沿肱骨向上沖擊,使肱骨頭脫離關節盂。

另外,還需對脫位的類型進行鑒別,脫位后根據肱骨頭的位置可分為3型:盂下型:肱骨頭位于關節盂下方,此類少見;岡下型:肱骨頭位于肩胛岡下,此類亦少見;肩峰下型:肱骨頭仍位于肩峰下,但關節面朝后,位于肩胛盂后方,此類最常見。

肩關節脫位的并發症

肩關節脫位時常常有合并症發生,肩關節有脫位病例約30~40%合并大結節骨折,也可發生肱骨外科頸骨折,或肱骨頭壓縮骨折,有時合并關節囊或肩胛盂緣自前面附著處撕脫,愈合不佳可引起習慣性脫位。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可向后滑脫,造成關節復位障礙。腋神經或臂叢神經內側束可被肱骨頭壓迫或牽拉,引起神經功能障礙,也可以損傷腋動脈。

肩關節脫位的防治方案

1、肩關節脫位的預防方法

本病是由于外傷性因素引起,無特殊的預防措施,臨床上防治的重點在于早期明確診斷、早期治療,則治療方法簡單,患者痛苦小,治療結果好;而漏診誤診使新鮮脫位轉化為陳舊性脫位,則治療復雜,療程長,患者痛苦大,治療結果差。故臨床骨科醫師應警惕肩關節后脫位的可能,對可疑病例應加攝腋位或穿胸側位X線片,必要時作肩關節CT掃描。

2、肩關節脫位的治療方法

2.1、足蹬法(Hippocrates法)患者仰臥,術者位于患側,雙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于患側腋窩,兩手用穩定持續的力量牽引,牽引中足跟向外推擠肱骨頭,同時旋轉,內收上臂即可復位。復位時可聽到響聲。

2.2、科氏法(Kochers法)此法在肌肉松弛下進行容易成功,切勿用力過猛,防止肱骨頸受到過大的扭轉力而發生骨折。手法步驟:一手握腕部,屈肘到90度,使肱二頭肌松弛,另一手握肘部,持續牽引,輕度外展,逐漸將上臂外旋,然后內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線,再內旋上臂,此時即可復位。并可聽到響聲。

2.3、牽引推拿法傷員仰臥,一助手用布單套住胸廓向健側牽拉,第二助手用布單通過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方牽拉,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下牽引并外旋內收,三方面同時徐徐持續牽引。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