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質增生
腰椎骨質增生的概述
1、定義
骨質增生的主要病因與關節軟骨的退行性病變有關,腰椎的骨質增生是因為中年以后,腰椎骨質增生隨著年齡的增大,機體各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也逐漸衰退老化,退化的椎間盤逐漸失去水份,椎間隙變窄,纖維環松弛向周邊膨出,椎體不穩,纖維環在椎體邊緣外發生撕裂,導致髓核之突出,將后縱韌帶的骨膜頂起,其下面產生新骨,形成骨刺或骨質增生。也有人認為椎間盤退變萎縮后,椎體向前傾斜,椎體前緣在中線為前縱韌帶所阻,兩側骨膜掀起,骨膜下形成新骨。另外,局部的受壓因素也是引起骨質增生的主要因素。
2、症狀部位
腰椎
3、症狀科室
外科 - 骨科
4、常見病因
與年齡、勞損、外傷、姿勢不正確等有著直接的關系
腰椎骨質增生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腰椎骨質增生一般主要與年齡、勞損、外傷、姿勢不正確等有著直接的關系,具體因素如下:
年齡因素
人體的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隨著年齡的增長,腰椎由于運動磨損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退行性改變,絕大部分60歲以上的正常人拍片時均可發現腰椎的骨刺形成,椎間隙狹窄等退變老化現象。
勞損因素
腰椎的退變過程,除隨年齡變化以外,還與腰椎勞損有很大關系,腰椎長期受到反復勞損以及過度活動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則有可能加速腰椎的退變,使椎間盤突出,骨刺的形成并不斷增大。
反之注意腰部的休息和保養,就可以減緩腰椎的退變速度和骨刺的進展。
外傷史
青少年時代的腰椎外傷,也是中年以后發生腰椎骨質增生的重要外因。
姿勢不正確
腰椎骨質增生症年輕患者主要是與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同時姿勢不正確導致睡軟的席夢思床墊,長時間睡姿不正確也會導致腰椎骨質增生。
腰椎骨質增生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腰椎骨質增生的檢查方法
滑液檢查:受累關節如伴發攢膜炎可出現滑液量增多。典型者清晰、黏稠、細胞數不高(20X109/升),多為單核細胞。攢液中可見軟骨或骨碎片顆粒,軟骨碎片中可見軟骨細胞。
關節鏡檢查:能直接觀察關節內部情況,能清楚觀察關節軟骨及其周圍組織,但由于本檢查畢竟屬于創傷性檢查,可能伴發感染或出血等不良反應,且費用較高,不可能作為常規檢查。
X線平片不僅仍為本病的常規檢查方法,有的學者還認為它是追蹤病情變化的金標準。拍膝關節片時,病人應取站立位拍前后位和側位片,髖關節和手關節可只拍前后位片。在早期階段,X線片大多正常,中晚期可見關節間隙不對稱性狹窄、關節面下骨硬化和變形、關節邊緣骨贅形成,關節面下囊腫和關節腔游離液體等。
2、腰椎骨質增生的診斷鑒別方法
腰椎骨質增生症所產生的各種症狀應與多種腰椎疾病鑒別,如腰椎間盤突出症、椎體發肓畸形、椎體腫瘤、腰椎結核等病。
腰椎骨質增生的危害
腰椎僵直:腰椎的骨刺可以長在椎體上下緣的前后部分以及關節突關節,腰椎的骨刺在反復刺激下逐漸增大,可以使脊椎骨之間的活動度減少甚至僵直,這樣可以導致鄰近的脊椎骨之間的活動度卻代償性加大,使其椎間盤及椎骨間關節退變程度加重。
腰椎間盤退變,椎間隙狹窄等:這樣,久而久之,勞損因素的進一步作用,整個腰椎就可以出現廣泛的椎間盤膨出或突出、椎間隙狹窄、椎體緣的骨刺形成、關節突增生肥大、黃韌帶肥厚、脊椎骨之間不穩定等表現。
腰神經受壓:腰椎椎體后緣的骨刺,連同膨出的椎間盤的纖維環、后縱韌帶和創傷反應所引起的水腫或者纖維化組織,在椎間盤的節段平面形成一個向后方或側后方突出的混合物,結合后方肥厚的黃韌帶,可以對局部的腰神經根形成直接的刺激壓迫。
腰椎管狹窄症:在腰椎,椎體前緣的骨刺一般也不容易導致什么症狀;關節突關節的骨刺、結合黃韌帶肥厚、椎間盤突出,以及椎體之間的不穩定,可以導致腰椎管狹窄症的症狀,嚴重者甚至可以出現腰椎的退變性滑脫。
腰椎骨質增生的防治方法
1、腰椎骨質增生的預防方法
腰椎骨質增生的預防主要是堅持長期的各種健身運動,這對防止中老年骨質疏松症和骨質增生症是十分有益的,運動方式有:散步、健身操、太極拳、太極劍、長跑等。平時多注意腰部保暖,不要讓腰部受潮。
2、腰椎骨質增生的治療方法
在治療方面,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狀,恢復正常生活。這就需要對腰椎骨質增生的防治方法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因為腰椎骨刺既有內平衡(腰椎骨、關節、椎間盤等)結構的退變、增生、錯位、炎症及自身免疫性反應等病理改變,又有腰部肌肉、韌帶等外平衡的失調。在治療時要同時兼顧,內外同治。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的關鍵不是消除骨刺,而是在于消除骨刺周圍的無菌性炎症。如果有疼痛,可用消炎鎮痛藥或封閉治療進行對症處理,也可輔助采用熱敷、理療、按摩與牽引等促進血液循環,使局部肌肉放松和緩解疼痛,或用小針刀減輕對神經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