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

鵝口瘡的概述

1、定義

鵝口瘡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見于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發現,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

2、別稱

雪口病、白念菌病

3、發病部位

口腔黏膜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2歲以內嬰幼兒

6、科室

兒科

鵝口瘡的典型症狀

1、鵝口瘡的典型症狀

早期症狀: 口腔黏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症反應,形似奶塊。無痛,擦去斑膜后,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可出現在舌、頰、腭或唇內黏膜上。

晚期症狀: 受損的黏膜治療不及時可不斷擴大,蔓延到咽部、扁桃體、牙齦等,嚴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氣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現呼吸、吞咽困難,少數可并發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影響終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繼發其他細菌感染,造成敗血症。

2、鵝口瘡的分類

2.1念珠菌性口炎(candidal stomatitis)

急性假膜型(雪口病):即上面所述鵝口瘡。

急性萎縮型:急性萎縮型念珠菌性口炎多見于成年人,常由于廣譜抗生素長期應用而致,且大多數患者原患有消耗性疾病,如白血病、營養不良、內分泌紊亂、腫瘤化療后等。

慢性肥厚型:本型或稱增殖型念珠菌口炎,可見于頰粘膜、舌背及腭部。本型的頰粘膜病損,常對稱地位于口角內側三角區,呈結節狀或顆粒狀增生,或為固著緊密的白色角質斑塊,類似一般粘膜白斑。

慢性萎縮型:本型又稱托牙性口炎,損害部位常在上頜義齒腭側面接觸之腭、齦粘膜,多見于女性患者。

2.2、念珠菌性唇炎(candidal cheilitis) 本病為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唇炎,多發于高年(50歲以上)患者。一般發生于下唇,可同時有念珠菌口炎或口角炎。

2.3、念珠菌口角炎(candidal angular cheilitis) 本病的特征是常為雙側罹患,口角區的皮膚與粘膜發生皸裂,鄰近的皮膚與粘膜充血,皸裂處常有糜爛和滲出物,或結有薄痂,張口時疼痛或溢血。

2.4、慢性皮膚黏膜念珠菌病(chronic muco-derma candidiasis)這是一組特殊類型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性疾病,病變范圍涉及口腔粘膜、皮膚及甲床。多從幼年時發病,病程數年至數十年,常伴有內分泌或免疫功能異常、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因此本組疾病實際上是一種綜合征的表現。

2.5、食管念珠菌感染:鵝口瘡嚴重或是偶然的情況下會下移感染食管,其中又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多見。其他少見的真菌感染有曲菌、組織胞質菌、隱球菌和芽生菌等。輕症病人可無症狀,重者臨床上多表現吞咽疼痛、咽下異物感、咽下不適,部分病人出現吞咽困難。

鵝口瘡的病因病機

本病以胎熱內蘊,口腔不潔,感染穢毒之邪為主要病因。孕母體內蘊積熱毒遺于胎兒,或生后護理不當,口腔不潔,柔嫩粘膜易于破損,穢毒之邪乘虛而入,發為本病。或因疾病用藥不當,正氣受損,體內陰陽平衡失調,陰液暗耗,虛火內生,上熏口舌而成。鵝口瘡的病變部位在心脾,病久可影響到腎。脾開竅于口,脾絡布于舌下,口腔粘膜有賴于脾氣煦養;心開竅于舌,心脈布于舌上。心脾積熱,循經上炎,熏灼口舌,穢毒外侵,致使口腔舌上產生白屑。若因嬰兒先天稟賦不足,素體陰虧,或久病傷陰,腎陰不足,水不制火,虛火上浮,內熏口舌,亦可導致口腔舌上出現白屑,且綿延反復。

鵝口瘡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診斷要點:

症狀:舌上、頰內、牙齦、上顎散布白屑,可融合成片。重者可向咽喉處蔓延,影響吸奶與呼吸,偶可累及食管、腸道、氣管等。

好發:初生兒、久病體弱或長期使用抗生素、激素者。

實驗室檢查:取口腔白屑涂片鏡檢,可見白色念珠菌芽胞及菌絲。

2、鑒別診斷:

殘留乳塊:溫開水或棉簽輕拭可除去。

鵝口瘡:不易拭去,若拭去可見口腔粘膜潮紅、粗糙。

鵝口瘡的并發症

長了鵝口瘡,寶寶的口腔會有疼痛的感覺,寶寶會因此而拒絕吃奶,造成食量減少、體重增長緩慢的結果。

如果鵝口瘡擴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道。食道是食物由口腔輸送到胃里的管道。食管一旦受到牽連,寶寶吞咽東西就會感到不舒服,甚至會因為怕疼,連水都拒絕喝,這樣寶寶就有可能出現脫水。

如果不及時治療,酵母菌還可能波及身體的其他部位。當然,彌漫性酵母菌感染是十分罕見的。如果真遇到這種情況,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抗真菌治療。

鵝口瘡的防治方案

1、鵝口瘡的預防方法

注意營養供給:營養供給應選擇容易消化吸收、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并適當增加維生素B和C的供給,如動物肝臟、瘦肉、魚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預防鵝口瘡。

防止感染:為了防止鵝口瘡反復發生感染,當在消毒奶瓶和奶嘴時,應特別小心。如果是母乳喂養,可以涂在乳房上的抗真菌軟膏。

注意飲食:飲食衛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潔,奶瓶、奶頭、碗勺等專人專用,使用后用堿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養者每次喂奶前,母親應先洗手,清潔乳頭,預防鵝口瘡。

注意消毒:消毒藥棉蘸2%小蘇打水輕輕擦洗鵝口瘡。或用制霉菌素、龍膽紫等涂鵝口瘡患處,一日3-4次。不要用毛巾、手帕擦拭病變處,如損傷黏膜引起出血,容易繼發細菌感染,甚至引起敗血症。

檢查嬰兒用具:檢查一下家里有沒有被污染的嬰兒用具,或是有大人患有真菌感染,如腳氣等,如果病原不除,會導致鵝口瘡復發。

注意涂藥事項:一般鵝口瘡涂藥不要在吃奶后或進食后馬上進行,否則會引起惡心、嘔吐。注意多給孩子飲水,這樣有利于將病菌排出體外。當鵝口瘡病情嚴重,出現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及吞咽困難時,應去醫院就診。

2、鵝口瘡的治療方法

2.1、用藥治療

2.1.1、局部用藥

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療效顯著。 局部用藥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療效顯著。

2.1.2、全身用藥

症狀嚴重的寶寶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藥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進行綜合治療。

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開水中含20萬單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處,或用1%龍膽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氫鈉(小蘇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藥物每天可涂3—4次。

吃奶后用1%龍膽紫溶液滴于新生兒的舌下,讓其舌頭活動而轉涂到整個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時補充復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壓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

2.1.3、媽媽飲食

哺乳媽媽的飲食清淡,忌辛辣、酒類刺激性食品。一次喂乳不宜過飽,便秘者可喂服青菜湯。小兒奶瓶、奶頭、餐具應經常清潔消毒。

2.2、按摩治療

2.2.1、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

2.2.2、清肝經300次,清心經300次,揉小天心50次。

2.2.3、患兒俯臥,家長以手掌蘸少許麻油,沿脊柱兩側以小魚際著力上下推擦背、腰部,以熱為度。

2.2.4、清胃經50次,揉板門50次,然后,從橫紋推向板門20次。

2.2.5、按揉大椎穴1分鐘。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