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

小儿发热的概述

1、定义

发热(fever)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

2、症状部位

全身。

3、症状科室

儿科。

4、常见病因

小儿发热常见病因是小儿短期发热多由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

小儿发热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小儿发热的病因分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

1、非疾病因素:婴儿体温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温度过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流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若体温呈现不稳定状态,则应考虑疾病的可能性。

2、疾病因素:小于3个月的婴幼儿发烧 :以细菌感染最常见(如B型链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肠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会引起发烧。最严重的感染疾病是败血症。所以新生儿发烧时,一定要带给医生检查,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于3个月的婴幼儿发烧:最常见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细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严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脓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无法从外表看到异常现象。

小儿发热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小儿发热的检查方法

检查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尿常规、脑脊液检查 、骨髓穿刺);影像学、心电图及活体组织检查(如X线、CT、磁共振、B型超声、心电图等检查及活体组织病检)。

2、小儿发热的诊断鉴别方法

对小儿发热,尤其是长期发热的病儿,要详细了解病史,注意在发热的同时所伴随的其他症状,并根据患儿的年龄、发病季节、有无传染病接触史等情况进行分析,并认真进行体检。除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外,还要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辅助检查。

小儿发热的危害

小儿发热有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热性惊厥、脑水肿。

小儿发热的防治方法

1、小儿发热的预防方法

1.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1.2、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1.3、流行期间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1.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衣着要凉爽透气,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

1.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发生。

2、小儿发热的治疗方法

2.1、治疗原发病:对小儿发热不能单纯地着眼于退热,而应该积极寻找发热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2.2、退热治疗: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为避免引起脑细胞损伤和由于体温过度升高而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适当的降温措施。

2.3、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大小便通畅。给患儿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