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基本信息

1、定义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主要由肝合成,其重要的功能是运输内源合成的三酰甘油,故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主要是三酰甘油的增多。糖是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主要原料之一,因而过量进食糖类食物可以促使其合成增加,高水平的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易患急性胰腺炎的倾向。

第一反应(non-LDL胆固醇的消除)

当样品与R1酶显色剂混合时,试剂中的聚阴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保护LDL不与实际中的酶反应,仅仅作用与non-LDL脂蛋白[包括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LDL)]反应,释放胆固醇,与酶作用产生的过氧化氢因缺乏色原被过氧化物酶分解成水而消除。

第二反应(LDL胆固醇的显色反应)

当加入R2反应液时,试剂中的CHE和CHO仅仅与LDL-C反应,LDL-C发生酶反应产生的过氧化氢,在POD参与下与HD-AOS和4-氨基安替比林氧化缩合成有色化合物。通过测定生成的蓝色化合物在600nm处的吸光度,与LDL-C的校准比较,可计算出样品中LDL-C的浓度。

2、专科分类

心血管

3、检查分类

生化检查

4、适用性别

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

空腹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

直接法测定为0.21~0.78mmol/l。

2、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低甲状腺素血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肾炎、尿毒症、胰腺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肥胖、酗酒及妊娠等;家族性Ⅳ型高脂蛋白血症;服用避孕药、雌激素、孕激素。

降低见于:高甲状腺素血症、骨髓瘤、创伤、肝病及脑病合并脂肪变性等;营养不良及慢性贫血等。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

样品采集:血清或血浆。样品采集后应即可检验。反复冻融的样品,其脂蛋白会变性。肝素、枸橼酸、草酸盐、EDTA、氟化钠在常规使用量上对测定值不产生影响。

可报告范围:本试验的可报告范围为0.026~10.3mmol/L(1~4000mg/dl)。超出此范围应用生理盐水稀释重新测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注意事项

抽血前2~3d尽可能少食脂类食物,空腹12h,抽取前臂静脉血。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

高脂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糖尿病

2、相关症状

肥胖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

无特殊禁忌人群。

2、不良反应

暂无相关并发症与危害。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