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需要什么藥

登革熱需要什么藥

1、登革熱需要什么藥

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但有報道早期可用利巴韋林,每日10~15mg/kg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4天后改半量,6天為一療程。有出血者:給予安洛血、止血敏、維生素K、維生素C、鈣劑等止血藥物。嚴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用冰鹽水或去甲腎上腺素稀釋后灌胃,同時口服甲氰咪胍等。高熱時先采用物理降溫,高熱不退或中毒症狀嚴重時可短期使用小劑量激素,如口服強地松5毫克,每日3次,也可使用冬眠療法,慎用止痛退熱藥,忌用水楊酸鈉。劇烈肌肉或關節疼痛時,可用醋柳酸0.3~0.5克或可待因0.03克口服。必要時也可用嗎啡0.01克肌內注射。嘔吐時可用硫酸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有高熱并大量出汗,極度乏力、食欲不振、嘔吐頻繁者,先給口服補液,若不能耐受,再靜脈補液。

2、登革熱的病因

2.1、傳染源: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未發現健康帶病毒者。患者在發病前6~8小時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顯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間,輕型患者數量為典型患者的10倍,隱性感染者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傳染源,叢林山區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家畜雖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學證據,但作為傳染源,尚未能確定。

2.2、傳播媒介:伊蚊,已知12種伊蚊可傳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廣東、廣西多為白紋伊蚊傳播,而雷州半島、廣西沿海、海南省和東南亞地區以埃及伊蚊為主。伊蚊只要與有傳染性的液體接觸一次,即可獲得感染,病毒在蚊體內復制8~14天后即具有傳染性,傳染期長者可達174日。具有傳染性的伊蚊叮咬人體時,即將病毒傳播給人。因在捕獲伊蚊的卵巢中檢出登革病毒顆粒,推測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儲存宿主。

3、登革熱預防措施辦法

3.1、首先,我們要全社區都動員起來,大家應該提高防蚊、滅蚊的意識,而且如果是家里有種花的,一定要注意把花盆里的水倒掉,至少要1周更換兩次以上,這樣可以防止蚊子的幼蟲在水里繁殖。要裝上防蚊子的紗窗。

3.2、預防登革熱要做到幾點,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措施,我們大家包括醫務人員都要有登革熱的防范意識,發現異常立即就醫,同時魚缸里的水也要一周更換兩次以上。外出一定要擦上防蚊液。

3.3、傳播登革熱的源頭是一種白紋蚊,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花斑蚊,所以如果我們見到這樣的花蚊子,立即用電蚊拍把它燒死、打死,每天晚上睡覺要關好蚊帳,吃過血的蚊子也要打死,因為蚊子不吸血是不會繁殖的。

登革熱的并發症

1、精神異常:個別患者可并發感染性精神異常,尤其多見于有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

2、心肌炎:嚴重病例可發生心肌炎,主要表現為心跳、氣促、心率增快,可出現心律失常。

3、肝功能損害:輕度肝功能損害常見,主要表現為肝輕度腫大、邊緣銳利,質軟,肝功能檢查出現ALT、AST 和γ-谷氨酰轉肽酶(γ-GT)等升高。嚴重病例可發生總膽紅素(TBIL)升高,甚至出現肝腎綜合征。

4、尿毒症:多見于登革出血熱患者,大量出血或急性血管內溶血可促進尿毒症的發生。

5、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可見于重型及登革出血熱患者,表現為呼吸急促、窘迫,煩躁,發紺,雙肺可聞干、濕性啰音。

登革熱的臨床表現

1、典型登革熱:突然起病、畏寒、迅速高熱(一般24~36小時達39~40℃),少數呈雙峰熱。頭痛、眼球或眶后痛,全身肌肉、骨關節疼痛、腰痛,少數患者出現腹痛。極度疲乏,納差。顏面潮紅、結合膜充血、胸、背皮膚潮紅、表淺淋巴結腫大,束臂試驗陽性。

2、登革出血熱:具有典型登革熱的臨床表現,2~3日后于四肢、面部、腋窩、粘膜可見散在性出血點,迅即融合成瘀斑。病情進展后有鼻覷、牙齦出血、消化道、子宮、陰道、泌尿道等1個以上器官出血。常見肝腫大而極少黃疽,紅血球容積增高20%以上,血小板低于10萬/UL者。

3、登革休克綜合征:登革出血熱病人少數在持續發熱或退熱后病情突然惡化,出現皮膚變冷、濕潤、煩躁不安、嘴唇紫鉗、脈搏快而弱、脈壓低,血壓下降甚至不能測出,休克期一般很短,如不及時搶救可于12~24小時內死亡,病程中還可出現腦水腫,預后嚴重。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