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癌症之王”找上門 如何早期發現胰腺癌?

文章轉載自:肝膽胰外科前沿觀察

專家簡介:鐘林,男,上海市第一群眾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器官移植臨床醫學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長、肝膽外科主任。善長肝移植,復雜肝膽胰腫瘤診治及其腹腔鏡微創根治。

于洋,男,上海市第一群眾醫院主治醫師。2013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獲得臨床醫學學士學位。2018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獲得外科學博士學位。善長肝膽胰疾病的綜合診療,尤其是肝膽胰疾病的微創治療。

假如癌症是眾病之王,那么胰腺癌就是眾癌之王。胰腺癌的治療非常困難,晚期胰腺癌的治療藥物很多年沒有好的突破。胰腺癌的5年相對生存率為6%。為此,如何才能在早期發現胰腺癌,并盡早地將這種早期的腫瘤在轉移之前進行“手術”以達到一個早期治愈的目的?那么胰腺癌早期有哪些症狀,有什么異常可以被關注到呢?

黃疸

黃疸病是胰腺癌常見的早期症狀之一。黃疸是指眼睛鞏膜和皮膚發黃。主流是由于腫瘤堵塞膽總管,膽汁不能到達腸道,體內膽紅素含量升高致使的。若腫瘤位于胰頭,則黃疸出現較早;若位于胰體尾部,當腫瘤波及胰頭時才會出現黃疸的症狀。部分患者晚期出現黃疸是由于腫瘤轉移到肝臟引發的。

除了皮膚及鞏膜黃染以外,患者還可能伴隨以下症狀和體征:

⑴尿液顏色加深,常呈褐色;

⑵大便顏色變淺,呈灰白色;

⑶大便又油又膩,主流由于缺乏胰酶,腸道內的脂肪不能有效分解;

⑷皮膚瘙癢,與膽酸在皮膚中的積存有關,但少數無黃疸或輕度黃疸的病人也可以有皮膚瘙癢的症狀;

⑸腫大的膽囊,這可能與膽道下段梗阻有關。

食欲不振、突然暴瘦

胰腺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患者會出現惡心反胃,食欲下降、腹痛腹脹的症狀。胰腺癌形成的體重減輕較為突出,由于腸胃功能減弱,人體會出現營養不良,發病后短期內即出現明顯消瘦。一些病人在其余症狀還沒有出現以前,首先表現為進行性消瘦。體重下降的前因是由于食欲不振,進食減少。此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或胰液經胰腺導管流出受阻,影響消化及吸收功能,也有一定的關系。消化道症狀除了食欲不振外還有惡心、嘔吐、腹瀉及便秘甚至黑便。

間歇性發熱

胰腺癌早期,患者會出現間歇性發熱的情形。症狀和普通的感冒發燒相似,這也致使人們常常將這一情形當做普通病症處理。值得注意的是,胰腺癌引發的發熱,通過藥物治療是無法痊愈的。因此,當頻繁出現發燒、發熱,用藥后卻沒有成效時,最好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上腹部持續疼痛

疼痛是胰腺癌的主流症狀,與部位和飲食無關。腹痛可呈多樣表現,鈍痛、劇痛或噴射痛。疼痛大多預示著腫瘤處于進展期或晚期。疼痛的前因及機制不一,可因癌腫使胰腺增大,壓迫胰管,使胰管梗阻、擴張、扭曲及壓力增高,引發上腹部持續性或間歇性脹痛。有時還同時合并胰腺炎,引發內臟神經痛。典型胰腺癌的腹痛常在仰臥時加重,特別在夜間尤為明顯,迫使患者坐起或向前彎腰、屈膝以求減輕疼痛,有時常使患者夜間輾轉不眠。疼痛感一般比較嚴重,即便吃藥也很難緩解。

血糖異常

有些胰腺癌患者,在早期會出現典型的糖尿病症狀,通常表現為口干、多飲多尿,并且血糖指數會出現不明前因的波動,哪怕是服用藥物也無法控制血糖的下降,醫學上稱之為胰源性糖尿病。因此假如新發的糖尿病,一定要仔細評估和排查,以排除惡性胰腺癌的可能性。

最后為大家總結一下,假如是不明前因的血栓,一直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以及突然的體重降低,這些都可能須要自己排查是否為惡性腫瘤,尤其是胰腺癌。對于異常狀況,最好做到“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態度。很可能在幾年前“它”就已經報警,快來發現切除“我”。胰腺癌,早發現,早手術治愈是唯一最好的辦法。

專家介紹

鐘林,男,上海市第一群眾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器官移植臨床醫學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長、肝膽外科主任。

社會兼職

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肝癌學組委員,國際肝膽胰肝血管瘤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免疫學會移植免疫專業委員,中華醫學會肝病學會終末期肝病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會胰腺小腸移植學組委員,中國醫學促進會器官移植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消化外科雜志編委,中華普通外科雜志編委,國際雜志AmericanJournalofTransplantation,LiverTransplantation,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等期刊審稿專家。

專業善長

善長肝移植,復雜肝膽胰腫瘤診治及其腹腔鏡微創根治

科研名目

負責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名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戰略計劃)、國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撐計劃、上海市科委基礎研究重點名目、上海市科委生藥處重點名目等多項科研計劃

學術成果

1.肝移植手術方面,肝移植團隊累計完成肝移植上千例,肝移植術后10年膽管并發症發生率僅為4.6%,感染死亡率為7.2%,顯著低于ELTR和UNOS報告。肝移植良性終末期肝病1年、3年、5年生存率為91.9%、89.4%、75.2%;符合Milan標準肝癌1年、3年、5年生存率為88.3%、70.1%、65.4%。各指標均優于歐洲ELTR和美國UNOS,達國際先進水平。聯合臟器移植達國際先進水平。開展上海市首例肝腎聯合移植,迄今共完成25例肝腎聯合移植,肝腎聯合移植1年、5年、10年生存率為90.5、81.0%、81.0%。此外,國內首次成功運用3D打印技術行活體肝移植術,全國包括東方衛視等25家媒體進行了報道,在權威雜志LiverTranspltation封面發表并述評。

2.肝膽胰腫瘤手術方面,在科技部研發計劃的支撐下,率先利用三維成像及術中熒光影像等技術導航精準規范性肝切除手術;率先開展肝癌腹腔鏡右半肝切除、腹腔鏡尾狀葉切除、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等復雜微創手術;對胰腺癌并門靜脈系統侵犯進行分型,及其切除重建提出5種方法;開展PD+SMV人工血管置換新技術治療原來不能手術的胰腺癌,率先開展裸眼3D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LPD)。

3.轉化研究方面,在移植感染、器官保存、肝癌發生發展等領域開展大量研究,發表中文及SCI論文100余篇,總影響因子超過100分,包括Hepatology、LiverTransplantation、Transplantation、JournalofInfection等國際專業權威期刊,共被引>300次。2006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8年獲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16年獲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于洋,男,上海市第一群眾醫院主治醫師。2013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18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社會兼職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肝膽胰外科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專業善長

肝膽胰疾病的微創治療。

科研名目

主持校級課題2項,并參與“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部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名目”等多項科研計劃。

學術成果

在消化系統腫瘤發生發展、借助微流控系統實現腫瘤早診與預后判斷等領域展開研究,發表中文及SCI論文1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并授權1項。

小心“癌症之王”找上門 如何早期發現胰腺癌?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