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带损伤的临床表现

止血带损伤的临床表现

1、止血带损伤的临床表现

疼痛:捆扎时间过长,易出现受压部位以下肢体疼痛,这是由于肢体缺血及局部压迫造成的。且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缺血后水肿,解开止血带后,疼痛更加剧烈。

皮肤损伤:使用止血带部位直接压迫皮肤出现皱褶,可引起皮肤水疱和挤压、甚至坏死。

神经麻痹:肢体止血带平面以下神经功能障碍,这是止血带应用不当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捆扎时间过久或压力过高,造成患者应用止血带部位以下的神经受到过度挤压,导致神经失能。若使用压力过大,即使应用时间较短,同样造成神经麻痹。

2、止血带损伤的其它危害

再灌注损伤:止血带缺血再灌注后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

筋膜间室综合征:是指筋膜间隔区压力增加,影响血液循环和组织功能,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所造成的一种早期综合征,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3、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

上止血带的时间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并在此时间内每隔半小时(冷天)或1小时慢慢解开、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钟,放松时可用指压法暂时止血。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使用止血带,因为上好的止血带能把远端肢体的全部血流阻断,造成组织缺血,时间过长会引起肢体坏死。

止血带只能用于捆扎四肢,绝不要捆扎头部、颈部或躯干部。

也不要用其他的物品覆盖,不要遮住捆扎在肢体上的止血带。如果你不得不把患者一个人留在营地中,在他的头,用签字笔或者是口红,写上捆扎的时间和工具箱的位置。

检查血液的循环情况。绷带包扎完毕后,应经常检查脚趾或者手指,看看它的末端是否有发乌的紫斑,以及该处的体温有无下降等现象。如果有这样的现象,应该松开布带,否则时间一长,会引起组织坏死。

出于同样的原因,不能长时间的利用止血带捆扎肢体,除非是在施行动脉结扎手术的时候,迫不得已才那么做。一般止血时,应先尝试直接是压法,然后是用施压位点法,直到使用在伤口处保持直接施压的方法。如果伤口位于肢体的末端,可以将伤处抬高。

止血带的使用部位

需要使用止血带的只有两个部位:前臂(就在腋下)和大腿的上部。选择宽度至少5厘米(2英寸)的布带,当作止血带来使用。如果被迫使用更窄的线(电线或者是绳索)的话,必须垫上折叠多层的布料,以减少不适感,避免损伤神经或者肌肉。

止血时,止血带必须捆得足够紧,以阻止血液供应,但是要有间隔地松开一次,上述捆扎的方法可以方便松开。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在现场急救中主要使用橡皮止血带和布性止血带。橡皮止血带是一种特制的橡皮管,在现场可使用橡皮条、自行车内胎等替代。使用时要把止血带放在肢体适当的部位,如上肢要放在上臂中上1/3处;下肢放在大腿的中下1/3处。先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垫一层软布,如毛巾、口罩等以保护皮肤。

救助者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将橡皮管拉紧绕肢体一圈后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圈后将右手持的尾端放人左手食指中指之间,由食指中指夹持尾端从两圈止血带下拉出一半,使之成为一个活结。如果需要松止血带时,只要将尾端拉出即可。

布性止血带是用绷带或布条制成的止血带。现场急救时可用毛巾、衣物撕成布条代替绷带。将布带缠绕肢体一圈后打结,圈内插入一小木棍绞紧,边绞边看出血情况,动脉出血刚刚止住即为松紧适度。然后将小木棍用布条固定。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