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女雷锋”说:患者更完美的康复是我从医的动力

东方网记者赵铭3月5日报道:近日,中宣部命名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其中,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入选岗位学雷锋标兵。作为曾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巾帼创新奖等多项荣誉称号的中国妇科微创技术领跑者,从医35年,华克勤将“被人须要是一种幸福”作为人生信条,用职责和情怀诠释着医者初心,并传递着城市温度和精神。

创新是医者的职责

“创新”是华克勤从业历程中的关键词。在妇科微创之路上,她屡破医学禁区,收治疑难杂症。从完成“国际首例孕期合并宫颈癌患者保留宫体及胎儿的广泛腹腔镜下宫颈切除术”到“国际首次采用生物网片阴道成型术为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再造人工阴道”,如何在保证安全、解决病痛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生殖器官、保全生育需求、保留泌尿排便功能、保持生理功能,保持性功能,以维护女性威严,是华克勤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创新是医者的职责,没有创新就没有更完美的康复,这就是我的动力。”华克勤回忆曾经做过的一个创新案例:以往,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根治手术虽然已较为成熟,但术后患者的生育率往往不高,这一度成为她的“心病”。为了抬高患者生育率,华克勤与团队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患者不孕的重要前因在于手术后盆腹腔创面大形成严重的粘连,不利于妊娠。由于子宫是间位器官,位于盆腔内,而宫颈及盆腔淋巴结在腹膜外,“所以我想到,能否通过腹膜外的手术入路,避开对盆腹腔内宫体的干扰?”

然而,此前没有人开展过此类手术。为此,华克勤带领团队前往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在尸体上进行摸索试验。时值酷夏,他们身穿厚重的手术服,屋内有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在近八个小时的工作中,他们将多次讨论推敲的手术细节付诸于実践。凌晨,终于将难点攻克。这种创新术式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华克勤受邀在第27届欧洲妇科内镜年会上做了专题发言,为中国首创的妇科微创手术赢得声誉。

华克勤(右二)在手术中

在保留生育功能的妊娠宫颈癌诊疗中,华克勤也走在国际前列,近20年妊娠期宫颈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达94%,新生儿存活率达100%。她屡次受邀带领团队出席国际妇产科会议,其中她领衔的生殖道畸形子宫融合术被列为继续教育课程向世界推广。同时,她的临床科研成果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技术转化为了临床成果,在各级各类医院推广应用。

近年,华克勤还关注到“互联网+医疗”领域,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运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全流程管理,以解决偏远地区病理医生、专科医生缺乏的问题,降低女性患宫颈癌的危险。当前,该名目也被列为市级重点课题。

华克勤表示:“成熟和创新都是一步步摸索而来。没有患者的奉献、配合、信任,我们很难做开创性工作。”她深有感触,“我内心也会被患者的这种配合感动。”

身临其境为患者着想

工作之余,华克勤义务在为患者做咨询的互联网平台免费问诊。在该网站上,华克勤的问诊满意率为100%。其中,“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是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有患者家属在出院多年之后依然不忘前来致谢:“华医生不愧为妇科界的权威,手术到现在5年多了,妈妈现在身体非常好,非常感谢华医生!”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与患者相处的过程中,特鲁多这句的医学界最著名的墓志铭一直是华克勤的行事原则:“我的患者都是女性,自己也是女性,所以有一种同理心,身临其境为她们着想。”

华克勤(左三)在手术中

华克勤表示,医生这个职业,面对的都是一个个“人”,因此要有一种对患者发自内心的感激和爱,并通过语言和行动来体现。遇到年老体弱的患者,她会亲自扶她们上检查台,帮她们整理衣裤。抢救患者时,她会在患者身旁守候,直到患者病情稳定。曾经有年幼的女童患巨大卵巢肿瘤,华克勤感受到孩子的恐惧,所以通过将她抱到手术台等细节行为,去培养医患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因为我们每天查房会见面,所以我抱着她进手术室,她的恐惧也会小一点。也是不希望孩子以后在看到白大褂时产生心理阴影,”她提到。

华克勤还提到,以往当患者遇到恶性肿瘤合并妊娠时,常常须要在终止妊娠的同时切除器官,但后来经过技术创新,可以切除肿瘤的同时让患者成功分娩。“每次看到这种场景我总是很感动,这意味着挽救了一个家庭。”

“医生这个职业特别有价值感和存在感,即便是一个疾病,表现形式和手段也不一样,往往有所求战。我很享用被患者须要的感觉,那是医生的幸福!”华克勤说。

用志愿和公益传递温暖

除了手术过程中的关怀和救治,华克勤还关注患者术后的康复过程。她发现,妇科患者常常会自卑、压抑和焦虑,而病情的私密性又使得她们无处诉说。此外许多患者来自外地,术后再来医院也会为她们增添成本。于是她先后组建了生殖道畸形患友互助群等多个医患沟通微信群,“我们团队会安排医生在晚上固定的时间回答问题,为患者争取时间,避免因为时间迁延而致使病情复发,”华克勤说,群内还邀请了专业的医务社工入驻,为患者们疏导心理问题。

在华克勤的主导下,医院开展了以“康乃馨有约”命名的系列妇产科特色的志愿服务名目,涉及女性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例如为不孕患者开展的“枣子树行动”,邀请一些有同样经历、但后来成功怀孕的家庭进行现身说法,增加患者的信心;为乳腺癌患者开展的“红丝带俱乐部”,不定期举办诸如旗袍秀、扇面秀等患友活动。华克勤说:“要鼓励她们树立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摆脱疾病的影响,尽快回归社会。”

此外,在华克勤的持续关心和努力下,更多的人参与到患者术后康复以及院外关怀中来。近几年,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爱心企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医院先后成立了贫困乳腺癌患者手术救助基金、早产儿救治帮困救助基金等公益基金,并通过公益拍卖筹金建立了“改善医疗服务专项基金”,发起“红孩儿诞生记”免费摄影活动,通过给孕妇拍摄孕照并制作成册,为家庭留下特殊的纪念。这也打开了华克勤公益服务理念的新思路——让第三方力量在医院传递城市温暖,实现城市精神的价值回归。

华克勤认为,医学科普是成本最低的“处方”,在提升患者健康认知的同时更能改善医患关系。为此,她不只组织策划医院新媒体以易于观看的形式传播医学科普知识,还在国内首创科普演讲与娱乐比赛赛制,探索新的妇产科健康科普知识传播模式。此外,她还尝试开展科普动漫创作,推出“宫颈癌和它的宿敌”主题的六集动漫。该名目获得国家卫健委“2020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微视频优秀作品奖、上海市医师协会科学广泛开展分会2020年度医学专科科普能力大赛决赛一等奖。因在科普工作上的突出贡献,华克勤还获得了2018年度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

面对在未来还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提升哪些妇科理念的问题时,华克勤表示:“宫颈癌是当前唯一可防可治的癌症,而我国当前发病率仍然较高。接种HPV疫苗是一级预防的最佳手段,但可能宣传力度不足,认知和广泛开展率还不是很高。对我这个妇科医生而言,期待一己之力,让更多人参与到宫颈癌防治的公益科普和志愿宣教中来,让更多中国女性和家庭获益,让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更加温暖。消除宫颈癌,是我的梦想,我将为之而努力。”

这位“女雷锋”说:患者更完美的康复是我从医的动力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