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引起的輪狀病毒

什么引起的輪狀病毒

1、什么引起的輪狀病毒

人類輪狀病毒是秋冬季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約占秋冬季節小兒腹瀉的70%~80%,所以人們常把它稱作秋季腹瀉或冬季腹瀉。2歲以下的嬰幼兒發病最多,尤其是6個月至1歲的嬰兒。人乳喂養的孩子較少發病,因人乳中含有特異性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傳染源是輪狀病毒腸炎病人和輪狀病毒攜帶者。病后3~4天大便排病毒量最大,傳染性也最強,能在家庭、幼托及兒科病房流行。傳播途徑主要是糞口傳染,因疾病早期30%~50%的患兒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所以有人認為呼吸道傳播的可能性也很大。感染后可獲得持久免疫,但因引起腹瀉的人類輪狀病毒有a、b、c、d四個血清型,四型間無交叉免疫性,所以可以重復感染。

2、輪狀病毒感染后有什么症狀

2.1、嬰幼兒患者 潛伏期為24~72h,起病多急,嘔吐常為首發症狀,伴有腹瀉1天數次不等,多為大量水樣便,黃綠色,有惡臭,可有少量黏液,無膿血。可呈假性霍亂腹瀉。患者有低熱,很少超過38℃。發病初期多數伴有流涕,噴嚏與輕咳。半數以上的患兒有不同程度的脫水與酸中毒,可因嚴重脫水,病情在數小時內惡化而死亡。一般發熱、嘔吐多在48h內消退,而腹瀉可持續1周以上。病情重者,對碳水化合物不耐受,常需數周至半年方能恢復。新生兒也可發病,腹瀉較輕,可有腹脹及排血便,X線檢查可見異常腸型,甚至可發生腸穿孔。

2.2、成年患者 潛伏期最短數小時,最長可達1周,平均2~3天。本病多起病急,以腹痛腹瀉為主,乏力,伴惡心嘔吐等。大便多為黃色水樣便,無黏液及膿血,腹瀉一般每天5~9次或10余次不等。嚴重者每天可達20次以上,腸鳴音增強,腹部壓痛以臍周明顯,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脫水。多數患者體溫正常,少數患者有低熱。病程短,一般3~5天,多呈自限性,少數可達9天以上。

3、輪狀病毒疫苗接種注意事項有哪些

3.1、在寶寶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前后半小時內,建議不要吃東西、喝水。

3.2、服用輪狀病毒疫苗時,要注意不能用熱開水送服,以免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

3.3、寶寶服疫苗后,應在疫苗接種機構停留至少30分鐘,在此期間你要注意觀察他是否有異常反應,在確保一切正常后再離開。

3.4、使用輪狀病毒疫苗前、后必須與使用其他活疫苗間隔2周以上。

3.5、如果要使用免疫球蛋白,也要與輪狀病毒疫苗間隔2周以上。

輪狀病毒腹瀉如何預防

1、母乳喂養

提倡母乳健康喂養,適當地添加輔食。

2、良好的衛生習慣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如食前便后用肥皂洗手,奶瓶食具洗凈煮沸后再使用,注意飲水衛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凈,采用防蠅罩,防止蒼蠅、蟑螂叮爬食物。

3、飲食衛生

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對集體兒童單位做好飲食衛生。

4、消毒隔離

做好腹瀉病人的消毒隔離工作、防止疾病傳播。

5、疫苗預防

給嬰幼兒及時接種輪狀疫苗,以防輪狀病毒的侵害。

輪狀病毒性腹瀉的危害

1、誤診

輪狀病毒腹瀉發生具有季節性,多發于秋冬季節,潛伏期3天左右。患兒發病初期表現為流涕、咳嗽、發熱、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狀,大便每日數次,且伴有嘔吐、腹痛,容易被誤診為胃腸型感冒。病程一般可持續3~9天,每天腹瀉次數在10余次至數十次不等。

2、引起并發症

輪狀病毒腹瀉患者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法不正確,患兒會出現脫水、肺炎及中毒性心肌炎等嚴重并發症,更甚者還可合并腦炎、肺炎、腸出血、腸套疊或病毒性心肌炎而危及生命。

3、輪狀病毒感染的死亡率

醫學資料顯示,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是嬰幼兒急診和死亡(除呼吸道感染之外)的第二位病因,全世界因急性胃腸炎而住院的兒童中,約50%~60%是輪狀病毒性腹瀉所致。發展中國家情況則更加嚴重,兒童腹瀉占整個病死率的15%~34%。我國每年大約有1000萬嬰幼兒患輪狀病毒感染性胃腸炎,占嬰幼兒總人數的1/4。因此,輪狀病毒成為全世界醫學界研究的焦點。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