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病的症狀

腳氣病的症狀

1、腳氣病的症狀

1.1、水泡型腳氣的症狀

皮損多見于趾間、足弓等部位。初為成群或散在針頭大小的水皰,不易破裂,干燥后皰頂表皮脫落,形成環狀鱗屑。新的損害陸續出現,互相融合,形成環狀,邊緣較清楚。

1.2、角化型腳氣的症狀

又稱鱗屑角化型腳氣、干性腳氣,表現為足跟及足側面,常為雙側。皮損表現為脫屑、角質增厚及皮膚粗糙干裂,裂口深者可引起疼痛及繼發感染。

皮疹為暗紅色的斑片,且邊界很清楚,同時表面還有點狀白色鱗屑。當夏天的時候,會出現少量的丘疹,邊緣部位還會發生少許的水皰,而寒冷的時候則表現為皮膚皸裂,且伴有疼痛感。

1.3、糜爛性腳氣的症狀

又稱浸漬糜爛型腳氣,表現為趾間皮膚浸漬發白,常因劇烈瘙癢抓撓摩擦后而引起表皮擦爛,露出潮紅糜爛面,少量滲液,發出難聞的臭味。

2、腳氣病的原因

2.1、致病菌感染(30%):

致病菌多系毛癬菌屬與表皮癬菌種,主要菌種有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玫瑰色毛癬菌。紅色毛癬菌因其抵抗力強,不易控制,已成為我國當前足癬的主要致病菌。腳氣是侵犯表皮、毛發和趾甲的淺部霉菌病,是一種傳染性的皮膚病。絕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腳氣再感染到手部和其它部位。

2.2、個人習慣衛生不良(10%):

接觸病人的鞋襪、手套、共用拖鞋、毛巾和浴池等,則很易被感染。皮膚癬菌常通過污染的澡堂、游泳池邊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腳盆而傳染。

3、腳氣病的治療方法

3.1、趾間有糜爛、滲液者,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強的藥,也不能馬上外用霜劑或軟膏,應該首先使創面收斂干燥再用藥。可以用1∶8000高錳酸鉀溶液(取其粉末用溫水溶解至水呈淺粉紅色,顏色不要太深,濃度太高反而會腐蝕皮膚)濕敷,然后外用油劑或粉劑,待皮膚干燥后改用美克等霜劑或軟膏。

3.2、如果皮膚角化增厚嚴重,抗真菌藥物很難滲透吸收,可以先用10%水楊酸軟膏或復方苯甲酸軟膏等使角質軟化,再用抗真菌藥。皮膚干裂明顯者,可以每次溫水浸泡,使角質軟化,再用抗真菌藥。皮膚干裂明顯者,可以每次溫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纏繃帶,24~48小時后除去,然后再用抗真菌藥。

3.3、足部起小水皰,未破潰者,可以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然后選用美克等抗真菌霜劑。

3.4、足癬合并細菌感染,原則上應先局部抗細菌感染。可以用呋喃西林溶液或1∶2000黃連素溶液濕敷。另一種有效的方法是用中藥煎劑浸泡。

腳氣病的類型

1、浸漬糜爛型腳氣:

浸漬糜爛型腳氣有哪些症狀?浸漬糜爛型腳氣主要表現為第三和第四趾間,也有波及全趾間皮膚,部分趾間皮膚皸裂,有時露出紅色糜爛面,有臭味,可引起丹毒、癬菌病等合并症。

趾間糜爛、角質層浸漬發白是浸漬糜爛型腳氣最顯著的特點,多見于腳部多汗或經常穿透氣性差的雨鞋、膠鞋的人。

2、水皰型腳氣:

水皰型腳氣的症狀為水皰壁不易被穿破,周圍皮膚無紅暈。如果不繼發細菌感染,數天后皰液可自行吸收。水皰破裂后形成環狀脫屑,皮損繼續向四周擴大。如果繼發細菌感染,則皰周出現紅暈,皰液化膿變渾濁,皰壁潰破后局部出現糜爛或腫脹。

3、角化過度型腳氣:

角化過度型腳氣為腳跟、腳跖或腳緣皮膚粗厚、皮膚紋理增寬加深,易發生皸裂,可因皸裂致出血及疼痛。角化過度型腳氣的特點為角質增厚、脫屑、干燥,累及整個為掌跖甚至向腳背蔓延,雙腳對稱發病。

怎樣預防腳氣病

1、改正能導致維生素b1缺乏的各種不良生活習慣和嗜好,特別應避免酗酒。

2、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不要只吃主食不吃菜,蔬菜、花生、瘦肉所含的維生素b1較多。也不要只吃精米精面,要適當吃些粗糧,因為粗糧比精米精面所含的維生素b1豐富得多。

3、在減肥、節食時應注意食量和食物的調配。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