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传染源

登革热的传染源

1、登革热的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传染源,丛林山区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家畜虽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学证据,但作为传染源,尚未能确定。

2、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登革热,又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传播速度最快的蚊媒病毒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等为主,具有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等特点。临床上可分为Ⅰ、Ⅱ、Ⅲ、Ⅳ四个血清型,各个型都可以发展为登革出血热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目前登革热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登革热定为乙类传染病。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我国主要是白纹伊蚊。

3、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发热:通常起病急骤,畏寒或寒战,高热,24~36h内体温升高达39~40℃,多数患者表现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大部分患者经治疗5~7天后,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少数患者于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saddle fever),发热时常伴较剧烈头痛。

皮疹:常于病程的第3~6天出现,多为斑丘疹,可呈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及出血性皮疹(瘀点)等,在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时出现两种或多种皮疹,皮疹多先见于躯干,然后逐渐向四肢,头面部蔓延,最后分布于全身皮肤,皮疹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持续3~5天后逐渐消退。

出血:出血多发生于病程的第5~8天,25%~50%的典型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皮肤,黏膜下出血等,出血范围的大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皮肤或黏膜下出血范围的直径不超过2mm者称为出血点,直径为3~5mm者称为紫癜,直径为5mm以上者称为瘀斑。

登革热有什么危害

1、急性血管内溶血

最为常见,发生率约为1%,多发生于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AS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排酱油样小便,贫血,气促,心率加快,尿标本检查无或仅有少量红细胞而潜血试验呈强阳性,值得注意的是当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时,血液中G6PD含量可在正常范围,而于1个月后才出现含量缺陷,这是因为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时,血液中G6PD缺陷的成熟,衰老红细胞已裂解,剩下的是G6PD含量相对较多的年幼红细胞,当其发育成熟,衰老时才逐渐出现G6PD缺陷所致。

2、精神异常

个别患者可并发感染性精神异常,尤其多见于有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

3、心肌炎

严重病例可发生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跳,气促,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

4、肝功能损害

轻度肝功能损害常见,主要表现为肝轻度肿大,边缘锐利,质软,肝功能检查出现ALT,AST 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升高,严重病例可发生总胆红素(TBIL)升高,甚至出现肝肾综合征。

5、尿毒症

多见于登革出血热患者,大量出血或急性血管内溶血可促进尿毒症的发生。

登革热如何预防

做好登革热的预防必须做到控制好导致登革热传染源、切断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这三方面1.当发现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时,要及时进行隔离。

切断感染源是预防登革热的根本方法。伊蚊是主要的传播体,病发高期要进行防蚊、灭蚊,注意公共卫生,改善卫生环境,不要乱扔垃圾,清理好积水,减少蚊虫滋生,进行街道消毒,灭蚊。

保护好易感人群,睡觉时最好挂上蚊帐,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发热症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提供自身身体的体抗力,增强抵抗病毒的能力。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