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護理措施
中風護理措施
1、中風護理措施
1.1、起居上應該隨氣候變化叮囑中風病人適當添減衣物,尤其是半身不遂的患者生活中更是應該做好保暖工作,并且做好防護措施,以免燙傷。作息要規律化,不可太過疲累,并且學會放松心情。可以適當的為病人添加一些娛樂活動,對中風的盡早康復也是很有幫助的。
1.2、中醫認為太過肥甘厚膩的食物,包括酗酒都可導致聚濕成痰、經絡阻滯,不但不利于中風康復,甚至會加重病情。因此中風患者的日常飲食適合以清淡為主,并且保證營養的均衡攝入,如患者半身不遂,進食不便家人可從健側喂食,這樣能夠很好的避免進食時出現嗆咳情況。
1.3、飲食起居護理的同時,適當的進行一些康復訓練也是照顧中風病人的關鍵:平衡訓練包括邁步練習、上下臺階練習,以及患側上肢的鍛煉,主要是為了恢復患者的平衡能力,以及四肢的協調,旨在幫助中風患者盡可能的恢復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
2、中風的前兆有哪些
2.1、頭暈:中老年人中風前兆,會反復出現瞬間眩暈,突然自覺頭暈目眩,視物旋轉,幾秒鐘后便恢復常態,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是中風的先兆,應及早診治,防止中風發生。
2.2、肢體麻木:中老年人出現肢體麻木的異常感覺,除頸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舌頭發脹等症狀,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發生,突然發病或單側肢體乏力,站立不穩,很快緩解后又發作要當心。
2.3、眼睛突然發黑:單眼突然發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后便完全恢復正常,醫學上稱單眼一次性黑朦,這是中老年人中風先兆最常見的症狀,是因為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中風的又一信號是反復發作、眩暈欲吐、視野縮小或復視。
2.4、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腦血管硬化,引起腦缺血,運動神經失靈,可產生共濟失調與平衡障礙,而容易發生跌跤,也是一種中風先兆症狀。
3、中風的原因
3.1、高血壓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是腦中風的原因中最主要和最常見的。
3.2、心臟病,是腦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風濕性、高血壓性、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及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均有可能產生附壁血栓,當出現心力衰竭或房顫時,促使血栓脫落,流至腦動脈而發生栓塞。
3.3、顱內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動脈瘤、動靜脈畸形,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的常見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3.4、某些炎症可侵犯腦膜、腦血管,或單獨侵犯腦血管引起腦動脈炎,如化膿性、結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風濕病等,均可引起腦血管病。
3.5、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紅細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腦血管病。少數發生缺血性腦血管病。
中醫如何治療中風
中風患者必要大承氣湯加味。方中生大黃清洗腸胃,通腑泄熱;芒硝咸寒軟堅;枳實泄痞;厚樸寬滿。可加瓜蔞、膽南星清熱化痰;加丹參活血通絡。熱象顯著者,加山梔、黃芩;年老體弱津虧者,加生地、麥冬、玄參。
本型中風也可選用當代經驗方星蔞承氣湯,方中大黃、芒硝清洗腸胃,通腑泄熱;瓜蔞、膽南星清熱化痰。若大便多日未解,痰熱積滯較甚而呈現躁擾不寧,時清時寐,譫妄者,此為濁氣不降,攜氣血上逆,犯于腦竅而為中臟腑證,按中臟腑的痰熱內閉清竅論治。通腑化痰。
若中風患者症見神識恍忽,迷蒙者,為風火上擾清竅,由中經絡向中臟腑轉化,可共同灌服牛黃清心丸或安宮牛黃丸以開竅醒神。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如何預防中風
1、預防中風,就要把中風的危險因素盡可能降到低。控制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高血壓病人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有條件者好每日測1次血壓,特別是在調整降壓藥物階段,以保持血壓穩定。
2、要保持情緒平穩,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飲食須清淡有節制,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適量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關鍵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動物內臟等,適量運動增加熱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藥物。
3、注意中風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風發作前常有血壓升高,波動,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無力等先兆,發現后要盡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有效地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當病人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先兆時,應讓其安靜休息,并積極治療,防止其發展為腦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