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濕疹的治療
中醫濕疹的治療
1、中醫濕疹的治療
蒼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蘚皮15克,蒼術15克,苦參15克,生軍15克,黃柏15克,地膚子15克。水煎取濾液待溫涼后洗患處。每天1劑,早、中、晚各洗1次。
蛇床子9克,銀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濕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約10分鐘。
蒲公英、野菊花、白鮮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藥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鐘,然后煮沸15分鐘。等藥液放涼時,取一塊干凈的紗布放在藥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處15分鐘左右,每天兩次。
花椒能消炎、止癢;艾蒿有鎮靜、抗過敏的作用,療效相當不錯的。用花椒、艾蒿、鹽各適量放水中熬半小時,過濾后取汁液兌水來洗澡。
白蘚皮40克,地膚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藥均研成細粉),爐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
2、濕疹的病因
濕疹病因復雜,常為內外因相互作用結果。內因如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情緒變化、內分泌失調、感染、新陳代謝障礙等,外因如生活環境、氣候變化、食物等均可影響濕疹的發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熱、熱水燙洗以及各種動物皮毛、植物、化妝品、肥皂、人造纖維等均可誘發。是復雜的內外因子引起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
3、濕疹的臨床表現
急性濕疹:皮損初為多數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基底潮紅,逐漸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皰疹或水皰頂端抓破后呈明顯的點狀滲出及小糜爛面,邊緣不清。如繼發感染,炎症更明顯,可形成膿皰、膿痂、毛囊炎、癤等。自覺劇烈瘙癢。好發于頭面、耳后、四肢遠端、陰囊、肛周等,多對稱發布。
亞急性濕疹:急性濕疹炎症減輕后,皮損以小丘疹、結痂和鱗屑為主,僅見少量丘皰疹及糜爛。仍有劇烈瘙癢。
慢性濕疹: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而轉為慢性濕疹;也可開始即為慢性濕疹。表現為患處皮膚增厚、浸潤,棕紅色或色素沉著,表面粗糙,覆鱗屑,或因抓破而結痂。自覺瘙癢劇烈。常見于小腿、手、足、肘窩、腘窩、外陰、肛門等處。病程不定,易復發,經久不愈。
濕疹如何預防
1、嬰兒皮膚嬌嫩,應避免摩擦或使用熱水燙、肥皂洗、使用消毒藥水等;衣物要選擇全棉織品,要保證輕、軟、寬松和清潔;絲毛織品和有顏色的衣服不要直接接觸皮膚。
2、要避免冷風或強烈日光的刺激;注意保護患病的皮膚;為了防止嬰兒用手搔抓皮膚,可以給小兒戴上布手套。
3、要注意嬰兒的飲食衛生,保證食物的質和量。細心尋找引發濕疹的食物并除去這些致敏的食物,如對雞蛋過敏,可以只吃蛋黃不吃蛋白;如對牛奶過敏,可以多煮幾次來破壞牛奶中致敏的蛋白質;或者改用羊奶或豆漿;母親避免吃海鮮類食物,以免嬰兒吮母奶后加重小兒濕疹的病情。
4、避免接觸患單純皰疹的病人,以免發生皰疹樣濕疹等經常打掃房間,保持清潔衛生,以減少灰塵的刺激。
5、應盡量避免讓寶寶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如寶寶對雞蛋過敏,可暫時不添加。
濕疹食療方
薏米紅豆煎: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爛,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馬齒莧煎:鮮馬齒莧30~60克,水煎,每日分數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冬瓜湯:帶皮冬瓜250克,切塊,煮湯食用。
黃瓜煎:黃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鐘,加糖適量,1日3次,分服。
綠豆海帶粥:綠豆30克,水發海帶50克,紅糖適量,糯米適量。水煮綠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