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怎么治疗
蛔虫病怎么治疗
1、蛔虫病的治疗之丙硫苯咪唑
丙硫苯咪唑(亦称丙硫咪唑,扑尔虫):用法:成人400mg,一次顿服,转阴率100%。12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服法同成人,本品为高效广谱驱虫新药,能够与虫体微管蛋白结合,阻碍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导致糖元耗竭;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止三磷酸腺苷的产生,致使虫体无法生存和繁殖。
2、蛔虫病的治疗之甲苯咪唑
甲苯咪唑(亦称甲苯哒唑):用量:成人一日100~200mg,儿童一日2~3mg/kg,饭后一小时顿服。副作用轻微,但妊娠早期,肝功能异常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肝炎活动期忌用,本品为一广谱驱肠线虫药,能直接抑制线虫对葡萄糖的摄入,使线虫无法生存,具有抑制线虫胚胎和杀灭成虫作用。
3、蛔虫病的治疗之左旋咪唑
左旋咪唑:用量:成人一日100~200mg,儿童一日2~3mg/kg,饭后一小时顿服。副作用轻微,但妊娠早期,肝功能异常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肝炎活动期忌用,本品为一广谱抗肠虫药,可选择性地抑制虫体肌肉中的琥珀酸脱氢酶,使延胡索酸不能还原为琥珀酸,从而影响虫体的无氧代谢,减少能量的产生,使虫体麻痹。由粪便排出体外。它还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能使细胞免疫力较低者得到恢复。
4、蛔虫病的诊断
阵发性脐周腹痛,常骤然发作,痛无定处,可自行缓解。
可有发热、咳嗽或哮喘,痰中带血,皮肤出现风团,寐中磨牙,流涎,鼻痒。病久面黄肌瘦,神情烦躁,吐出蛔虫或排出蛔虫。
巩膜可见蓝斑,面部出现白色虫斑,唇内侧有白色粟粒状小点,指甲花斑,腹部可触及条索状蛔虫团,时聚时散。
有饮食不洁及吐蛔、排蛔史。
大便镜检可见蛔虫卵。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可出现蛔撅(胆道蛔虫)、肠结(蛔虫性肠梗阻)等并发症。
蛔虫病的危害
幼虫期致病:自二期幼虫侵入人体肠壁开始,经肝、肺移行,发育至最后在小肠内寄生,均可引起组织损伤,其中以肺病变更为明显。重度感染时,幼虫也可侵入甲状腺、脾、脑、肾等器官,引起异位损害。若通过胎盘,也可到胎儿体内寄生。
成虫期致病:肠蛔虫病绝大多数病例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中儿童以腹痛为最常见,常从大便中排出蛔虫或呕吐出蛔虫。儿童可引起神经症状,如惊厥、夜惊、磨牙、异食癖等。蛔虫病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可分别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胰腺炎、阑尾炎或蛔虫性肉芽肿等。胆道蛔虫症的主要症状是突发性右上腹绞痛,伴有恶心、呕吐等;如诊治不及时,可导致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甚至胆管坏死、穿孔等。肠梗阻也是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大量成虫扭结成团,堵塞肠管所致。国外曾报道一例 2岁女孩因感染大量蛔虫而死亡。尸检发现回肠内有蛔虫团块,导致肠扭转和肠坏死,检获908条虫体。
如何预防蛔虫病
1、传染源。蛔虫病患者及带虫者粪便含受精卵,是主要的传染源。每条雌虫每日排卵量达数十万个。受精卵在人体肠内不能发育,在外界适宜温度、湿度和有氧环境中发育。猪、犬、鸡、猫、鼠、蝇等动物和昆虫,因吃或接触人粪便及其污染物,可携带虫卵或吞食后排出存活的虫卵,也可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人可经多种途径感染,主要是吞入感染期蛔虫卵。在流行区人粪作肥料和随地大便,是蛔虫卵污染土壤和地面的主要方式。猪、苍蝇等因接触被人粪污染的地面也可传播蛔虫卵。农田劳动或其他方式接触污染的泥土,经手而入口或食用带活虫卵的蔬菜(如生食拌鲜菜)、瓜果等可发生大批人群感染,亦可随灰尘飞扬吸入咽部吞下而感染。
3、易感人群。人对蛔虫普遍易感,农村人群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尤以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感染率为高,男女感染率相近。随着年龄增长,多次感染后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是成人感染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成人受染也较普遍